在剛揭曉的2025年安徽省“對口升學”考試中,合肥城市管理學校以173名本科錄取人數再創輝煌,更誕生兩名文化課滿分考生。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學校辦學實力,更為中職教育升學路徑提供了創新樣本。作為合肥...
在剛揭曉的2025年安徽省“對口升學”考試中,合肥城市管理學校以173名本科錄取人數再創輝煌,更誕生兩名文化課滿分考生。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學校辦學實力,更為中職教育升學路徑提供了創新樣本。
作為合肥市教育局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中職學校,合肥城市管理學校先后獲得合肥市平安校園、合肥市衛生先進單位、合肥市文明單位、合肥市重點示范學校等多項殊榮。
圖為學校課堂實景
“四個創新”點燃逆襲引擎
“體制創新是基石,管理創新是保障,理念創新是核心,而意識創新是關鍵。”學校發展的靈魂在于創新,合肥城市管理學校啟動創新機制,以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為導向,突出升學和就業兩條主線,向創新要動力,以創新增活力,在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人才培養上下功夫。
李明亮(化名),合肥城市管理學校2025屆畢業生,是名副其實的高考英語黑馬,目前已被銅陵學院錄取。在今年對口升學考試中,他的英語取得了滿分。“剛進校時,我的英語成績只有10分,從10分到滿分,這個進步離不開老師的幫助和指導。”李明亮談到自己英語成績時,難掩喜悅之情。李明亮的身上,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標簽:單親家庭、留守兒童,中考成績只有300分......“黑馬”是怎樣煉成的?李明亮的班主任谷雪如是說:“良好的學習環境+正確的方法+不懈的努力,這就是他通往成功的訣竅。”
楊小潔(化名),合肥城市管理學校2025屆畢業生,目前已被滁州學院錄取。貪玩、懶散、中考失利曾是楊小潔對三年前的自己的評價。經過三年學習,曾經的那個中考落榜生,已逆襲成為一名大學生。環境影響人、塑造人、改造人,這在楊小潔身上得到了有力印證。正如她所說:“學校濃濃的學習氛圍深深地影響了我,讓我突然醒悟了,一定要拼一次!”
正是在“四個創新”引領下,合肥城市管理學校通過構建個性化培養體系,實現了一個個“低進高出”的教育奇跡。李明亮和楊小潔的故事,是眾多合肥城管學子追逐夢想的縮影。合肥城市管理學校的老師們,帶領學生們用行動書寫“人生不設限”的精彩答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教師第一”打造“硬核”師資團隊
教師是學校的軟實力,強校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合肥城市管理學校通過打造一支名師隊伍,確保教師安心從教、靜心從教,以教師之強,支撐教育高質量發展。
圖為青年教師盧艷華參加“教研江淮行—皖美課堂”
在師資隊伍培養上,該校深入推進教育人才“青藍工程”,全面激發教育事業發展新活力。在“以老帶新”幫扶模式下,一批青年教師已逐漸成為學校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青年教師姚晴,合肥城市管理學校三年級班主任,從教十余年,秉持“靜待花開”的德育理念,懷揣仁愛之心,欣賞、聆聽、關注、促進著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在教學實踐中,她堅持做“研究型教師”,逐漸形成“精致、幽默、和諧、開放”的課堂教學風格。近5年,姚晴培養出400多名本科生,2025年所帶班級本科升學率高達86.3%。
今年3月,合肥城市管理學校青年教師盧艷華走出校門,代表合肥市亮相2025年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教研江淮行—皖美課堂”英語示范課,為中職英語課堂注入一股清新的活力。盧艷華不僅展現了個人豐富的教學經驗和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更展示了合肥城市管理學校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的積極探索和顯著成效。
在教學實踐層面,以畢業班為例,多維聚力,書寫高考答卷。一方面,教學主任明確方向,優化配置教師團隊,為備考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班主任聚力管理班級,精準把脈班級面臨的挑戰,做好學生學習、生活和情緒的管理。此外,學科教研組以“精準教研”筑基,通過集體備課匯聚智慧,共克教學難關,資源共享等,實現高效課堂。
近年來,合肥城市管理學校通過不斷優化教育理念,促進教育創新,探索出更多元、更高效的教學方法,教師隊伍有新面貌,教育質量有新突破,教育事業發展有新氣象。
圖為該校班主任與學生在一起
“雙軌并行”拓寬成才通道
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合肥城市管理學校堅持升學就業雙軌并行的模式,為學生提供多元的發展選擇,為區域發展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展現出強大的辦學優勢,助力每一位學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綻放光彩。
對口升學一直是該校的辦學特色。學校立足對口高考,構建特色升學體系,大力加強升學輔導課程建設,組建專業師資團隊,為有志升學的學生提供全面、系統的輔導。優化課程設置,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積極與高校開展深度合作交流,建立“中職-本科”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升學開辟更為便捷的通道。
近年來,該校本科升學率穩居全省前列,并已成為安徽省對口升學品牌學校。在2025屆考生中,超八成學生達到本科錄取線,其中機械類專業張偉(化名)、計算機應用專業李娟(化名)以文化課300分的滿分成績并列全省榜首,另有41人進入全省前100名行列。
就業是辦學之基。學校著力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加大實訓基地建設力度,持續增加實訓設備投入,確保學生能夠在先進設備上進行實踐操作。深化校企合作機制,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展項目制、訂單式培養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接觸企業實際項目和生產流程,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職業適應性好,專業素養高。”這是諸多企業對合肥城市管理學校畢業生的總體評價。合肥城市管理學校積極深化產教融合,與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合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格力集團、合肥地鐵、京東集團、美的集團、安徽迪科數金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緊密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畢業生追蹤系統中顯示,2024年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4.09%。
就在記者發稿時,合肥城市管理學校秋季預招又傳來喜訊:即將初中畢業的雙胞胎弟弟周小明(化名)、妹妹周小莉(化名)將選擇合肥城市管理學校,原因是他們的哥哥周小軍(化名)在合肥城市管理學校就讀,“感覺學校不錯,老師教得好,學習氛圍濃!”兄弟姐妹、表兄妹同讀一所學校,在合肥城市管理學校,早已不是新鮮事。
(通訊員 陳慶靜 安徽青年報 安青網記者 韋玉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