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淄博市沂源縣第五實驗小學副校長 王煥濤
在農村小學教育的道路上,我始終牢記陳鶴琴先生《怎樣做小學教師》給我的啟示。在這片廣闊土地上,教育工作者挑戰重重,而陳先生的教誨似明燈照亮我前行。
回顧自己的教育生涯,我深感陳鶴琴先生所言極是。他說:“小學教師如同園丁,培養著祖國的花朵。”身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我深知自己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在學生們的心間播撒愛的種子。在與孩子們的朝夕相伴中,我見證了他們從茫然無知到逐漸成長,我領悟到教育的真諦在于點燃孩子們內心的火焰,激發他們的潛能。
在《怎樣做小學教師》一書中,陳鶴琴先生強調了“愛”在教育中的關鍵。他說:“小學教師要用愛的力量去感化兒童,讓他們在愛的氛圍中學習。”在農村小學,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相對艱苦,但他們內心充滿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因此,我們應以慈愛之心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此外,陳鶴琴先生還教導我們:“小學教師要以啟發式教育為主,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回想自己在教學中的嘗試,我努力讓孩子們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引導他們通過觀察、實驗、討論等方式去發現世界的奧秘,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閱讀《怎樣做小學教師》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我深知,作為農村小學教師,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地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我們要用心去理解每一個孩子,用愛去澆灌他們的成長,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賦予祖國的花朵蓬勃生機。
在廣袤的農村土地上,我們這些小學教育工作者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希望與未來。我會銘記陳鶴琴先生的教誨,持續為農村小學教育事業貢獻力量。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法,讓孩子輕松學習;關注每個孩子成長需求,傾聽心聲,引導發掘潛能;以言行示范良好道德風尚,為孩子樹榜樣,培育有理想、道德、文化、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