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延瑜 編輯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濟南高新區稼軒小學教師 伊先丹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這本書的作者是樺澤紫苑,身為精神科醫生的他,日常坐診繁忙,卻能憑借碎片時間,堅持三十幾年每月讀30本書,每年還創作3本書。他能達成常人3倍工作量,依靠的正是這套經大腦科學驗證、被萬千讀者實踐的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接觸這本書后,我對讀書有了全新且深刻的感悟。
對于教學一線的老師而言,能靜下心讀書實屬難得。在讀書過程中,我們常面臨困惑:無論精讀還是泛讀,讀完后記憶并不牢固,遺忘的內容遠比記住的多。怎樣讓讀書更高效、更有意義,成了縈繞心頭的難題。
曾經,我讀書的輸出方式有限,僅停留在寫讀書筆記和與他人簡單分享層面,碎片化時間也白白浪費。堅持數月閱讀,雖讀了三四本書,可真正記住的寥寥無幾,常常需重新翻書才能回憶起內容。那時,我總羨慕有充足時間讀書的人,卻忽視了身邊寶貴的碎片化時間,甚至覺得十幾分鐘刷短視頻更輕松,看書也記不住。然而事實是,正是對碎片化時間的忽視,導致讀書效率和收獲極低。
書中提到,讀書要高效,需做到15分鐘專注。忙碌的現代人常以沒時間為借口不讀書,其實少看一個視頻,就能利用起這些時間。碎片時間讀書有利于記憶,因時間限制,大腦分泌多巴胺,能提高注意力和記憶力。而且15分鐘是保持較高專注力的時間單位,4個15分鐘就能實現60分鐘的高效學習狀態。所以,一旦有15分鐘空隙,都可用于讀書。
關于讀書記不住的問題,紫苑老師建議深讀而非速讀。我們常認為讀不了書是因為速度慢,即便學了速讀方法,也未必能增進理解。讀書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找到適合自己、能促進進步的方法,積累一定閱讀量后,再提升速度和數量,才能真正實現 “速讀”“多讀”。就像我如今讀書速度加快,也是得益于前期廣泛閱讀及后期掌握的閱讀技巧。
這本書不僅傳授記憶方法,還引導我們選書,探討流行電子書的優勢,分享諸多實用讀書方法。總之,抓住 “輸出” 和 “碎片時間” 兩個關鍵,就能做到 “讀而不忘”。
在世界讀書日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想把這份讀書的幸福傳遞給大家。希望每位熱愛讀書的人都能從這本書中汲取智慧,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讓閱讀成為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在書籍的滋養下不斷成長與進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