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臨沂市沂南第一中學教師 薛嬌艷
蟄伏了一個溫暖的冬天之后,學校終于在2月開學了,說實話,我很期待開學,可能這個假期對我們來說有些許的不同。因為過完寒假,回到學校,高一的學生們就要面臨著選科分班的問題了,我很期待自己的新的班級、新的學生,同時心情又有莫名的一些忐忑和緊張。
在開學前的準備工作中,我收拾了下自己的書櫥,意外地發現了學校給我們發的李鎮西老師的《教育的本色》這本書。說實話,以前,對待這種教育理論類的書籍,我一向束之高閣。但是這本書還是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首先,李鎮西老師是我的同行,也是一位語文老師,不過他可比我厲害多了。其次,是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一句話吸引了我,“教育的起點是孩子,終點也是孩子”。
于是,我打開了這本書,然后就被它吸引住了,這本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枯燥的純理論的東西,而是李老師的切身經歷的小故事,這種講故事的方式深得我心。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好的教育和好的老師》這一章。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老師,而我能不能算得上是一名好老師。
“好的教育不在嘴上,不在老師的論文上,不在校長的演說當中,更不在學校的招生廣告里,而應該在人——師生的感受里。”這句話,一下子擊中了我。
踏上講臺十多年,這期間,我很是迷茫,我一直在想,我應該教給學生什么東西,我應該怎樣教。這期間,我也很痛苦,身為過來人,自是知道這個社會競爭的殘酷性和內卷的嚴重程度,于是看見一些學生浪費時間、虛度光陰,我也只能“怒其不幸,哀其不爭”。
不過,最近這種痛苦在慢慢變淡,甜蜜和幸福的滋味越來越多。這個冬天最令我開心的一件事莫過于畢業兩年的學生回來看我了。其中一位是我的得力干將,另一位也是成績不錯的女生,高中時,她們都是學習非常努力的孩子。
得知她們要回到母校,我非常興奮,恰好那個周五下午沒有課,我在辦公室里一直在等待她們的消息。當我的課代表打電話給我時,我立馬穿上外套,往學校門口走去。遠遠地,我看到兩個女生在朝我揮手,雖然看不清臉,但是我知道,那一定是她們。我立刻加快了腳步。
果然是那兩個孩子。雖然只有兩年沒見,但是她們的變化非常大,若是走在街上,保準是不敢上去打招呼的。但是眉宇之間還是能找到往日的影子。那個下午,我們聊了很多,從回憶高中生活,到講述大學趣事,再到談談未來的計劃,似乎怎么也說不夠。
短短的兩個小時,在我們的笑談間,便悄悄流逝。雖然那個冬天的下午,嚴風凜冽,但當我抱著那束花,頂著風,回到辦公室,迎來年輕同事們的羨慕的目光,我的內心充滿了溫暖和快樂。莫名地,還有一種充實的感覺。這種充實的感覺,如同嚴冬中的玻璃房里照射進來的陽光,足以溫暖近期的所有的不快和寒冷的角落。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名高中老師最大的快樂了吧,看到學生們能夠邁入理想大學,能夠離光明的未來更近一步。韓愈有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想,這就應該是老師的意義了吧,教書育人,將知識傳遞給學生,為他們的人生續航,以身作則,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兩個孩子帶給我的是一種成就,而面對新的班級、新的學生帶給我的挑戰,我感受到了更多責任。
上周二下午的第一節課,我從辦公室提前5分鐘出發,以最快的速度爬上5樓。出乎意料的是,我剛走出樓梯間,沒有聽到走廊里的喧鬧聲,一拐彎,卻聽見了教室里傳來的朗朗的讀書聲,如同滾滾春雷。這讓我頗感詫異,因為我早已習慣了站上講臺,大聲吆喝學生快背書的情景。當我走進教室,學生們都在捧著課本大聲讀書,一時間,我有些手足無措。我想或許是最近學習文言文,背誦任務比較重,又或許是,分完班了,學生自己知道上進了。總而言之,這真令我開心,還讓我覺得開心的是,上課時,學生們目光如炬,求知若渴,我感覺我死去的心正在悄悄復活。
李鎮西老師曾經說:“一雙雙明亮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你,那就是一片星辰大海。”
此刻,我感受到了這片星辰大海的魅力!
我想,不管以后這種狀態是否能夠持續,又能夠持續多長時間,此刻,我就是幸福的。這種幸福,也讓我的心態有了些許的轉變,我感覺我心里的那些長長的尖銳的刺正在慢慢褪去,在原來的地方長出了許多柔軟的觸角。這種幸福,也讓我越發認識到肩上的擔子到底有多重!
當我再次邁進一中,選擇回到母校成為一名高中老師,就像我的老師們那樣,站上講臺,把所有的愛澆筑給學生們。正如郭沫若的《紅燭》里寫的那樣,“灰心流淚你的果,創造光明你的因”。此刻,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我愿意成為孩子們眼中的那道身影,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向;我愿意成為一簇小小的火種,點燃孩子們的理想。我會一直做冬日里的那一抹暖陽,溫暖這條艱辛的備考之路上的旅人。
如今,正值三月,草長鶯飛,萬物復蘇,滾滾春雷,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奮進呢?
面對新的學期,面對新的征程,我相信,我能做的不只是這些,我們要做的也不只是這些,我們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