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東方雙語實驗學校舉行第十屆“走進春天”大型實踐研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習知識、開拓眼界、自由快樂成長,據了解,該活動作為學校的特色名牌活動已成功開展10年。
清晨,伴隨著校長魏盈“出發”的號令,四校區五千余名師生以及家長義工,同步走出校園,向目的地進發。
學校打破課堂局限,充分發揮學校周邊資源優勢,組織全校四個校區1——7年級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義工的護送陪伴下分別走進佛慧山景區、泉城公園、英雄山、山東博物館、泉城廣場、百里黃河風景區,參觀、研學、祭掃革命烈士墓,在行走中收獲,將成長的足跡留在春天。
佛慧山景區
佛慧山的連翹花正值盛放,金黃花朵點綴山間,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記錄植物特征,學習生態知識。
沿途的松柏蒼翠、鳥鳴清脆,孩子們在春意浸染的課堂里,觸摸到了生命律動。
從文化探索到自然觀察,從團隊協作到登高望遠,師生在春日暖陽中感受泉城山色之美,解鎖了一場沉浸式的戶外實踐課堂。
泉城公園
踏入泉城公園,同學們跟隨老師沿青石板路探秘,觀察金銀花藤的螺旋生長、觸摸薄荷葉片的清涼質感。
老師開展趣味小課堂,通過生動的圖片和有趣的故事,介紹常見的中草藥,如蒲公英、車前草、馬齒莧等,使同學們快速了解它們的特點與功效。
“葉片猜猜樂”游戲將氣氛推向高潮,老師描述中草藥的特征,同學們搶答,加深對中草藥的認識。
活動尾聲,同學們用拓印紙和彩鉛制作“百草筆記”,將葉片紋理轉化為獨一無二的科學畫作。
英雄山
青山埋忠骨,鮮花寄哀思。五年級全體學生徒步前往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英烈”教育活動。
師生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為革命烈士敬獻小白花,在紀念碑下立下錚錚誓言:緬懷革命先烈,強國復興有我。
在濟南戰役紀念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真實的照片、一幕幕感人的場景,生動再現了革命先烈浴血奮戰、英勇不屈的革命歷程。同學們認真聆聽講解,不時駐足觀看,深刻感悟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山東博物館
六年級師生由開元校區出發,徒步走進山東博物館,開展研學活動。
同學們結合研學活動任務,走進一個個精心布置的展廳,近距離接觸那些歷經滄桑的文物,欣賞著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仿佛置身于那個遙遠的時代。
穿越時空,對話歷史。同學們積極尋找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探尋館內文物,了解它們的歷史背景,領略文物的魅力。
泉城廣場
泉城廣場春風宜人,碧空如洗,七年級的同學們在泉城廣場駐足留念,并來到濟南標志性建筑之一的解放閣,尋訪紅色記憶,現場感受泉城濟南的厚重歷史。
館內詳盡的地圖、陳舊的照片和各種文物,全方位展現了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濟南的情形,同學們感受到濟南戰役的不易,真切地體會到了先烈們強烈而不可動搖的“不懼生死、對黨忠誠”的精神。
百里黃河風景區
七年級師生同時開展“尋黃河之美,做東方少年”跨學科項目化“黃河頌”研學活動。
在黃河之畔,實地觀察黃河水文地質特點,運用數學知識實地測量黃河河寬,探究流域文明發展脈絡;誦讀黃河詩詞,感受黃河磅礴氣勢;執筆描繪壯闊波瀾,記錄黃河自然之美;講述黃河歷史故事,傳承千年文化根脈。
在九烈士紀念碑廣場,同學們進行詩文詠頌,感受黃河的魅力;學習革命先烈英雄事跡,傳承紅色基因;并進行莊嚴的宣誓儀式,不忘先烈精神,守護理想信仰,擔當民族復興重任。
在普法廣場,老師向學生們詳細講解了黃河保護法相關知識,通過一個個生動案例,讓同學們明白保護黃河的法律責任與意義。在與母親河的親密接觸中,同學們感受黃河自然之美,傳承黃河文化根脈,增強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