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將通過此次春耕活動做好對學生們的生命教育、儀式教育、勞動教育以及德育教育,這個學期還將據此結合其他學科開展有關園林、手工、烹飪等的項目式學習課程。
“土膏初動麥苗青,飽食城頭信意行”“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鉏麥家家趁晚晴,筑陂處處待春耕”……3月29日上午,在朗朗的吟詩聲中,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的師生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耕節。該校將通過此次春耕活動做好對學生們的生命教育、儀式教育、勞動教育以及德育教育,本學期還將據此結合其他學科開展有關園林、手工、烹飪等方面的項目式學習課程。
孩子們提前收集的土壤將被放在小花園里。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凈手”、收集土壤,讓孩子感受春耕儀式感
在木桶中“凈手”是春耕節的第一個環節,上午,在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凈手后的孩子們有序走進操場。他們有的身穿校服,有的身著漢服,為增強活動的儀式感,在校老師們也身穿白色漢服參與活動?!拔掖┑氖亲约杭屹I的漢服,因為好看我很喜歡穿?!比昙壱话鄺铊髑榇┲凵募喨?,在操場上甩著袖子笑著說。
學生們在活動前“凈手”,寓意凈手凈心、去雜存精、專心致志。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老師扮演的“稻草人”為儀式帶來一顆種子,其他老師陸續用點火器、風鈴等“請”來種子的“守護者”火、風、光、土、水……現場,儀式的每一個環節都引來臺下孩子們的歡呼聲。據介紹,此次春耕儀式著重展現出“火、土、水、風、光”的創意,意在更直觀生動地讓學生們意識到種子的茁壯成長離不開這些重要的自然元素,并且更加懂得如何利用好這些元素保護校內“一畝地”小菜園里的作物和蔬果。
記者在該校操場北側的“一畝地”菜園中看到,一塊塊土壤已經翻好,不少新苗已經種下。儀式結束后,學生們把自己提前收集好的土壤匯聚到小菜園中,三年二班的陸孫琦得到老師同意后,趁著課間在花園里澆水,“水要澆得剛剛好,也不能澆到小苗上,以免把苗壓塌?!?/p>
“老師將帶著我們班種薄荷,清涼的薄荷可以做飲料,期待夏天可以喝到我們自己做的薄荷飲料?!倍昙壱话嗬钚倪h說道。
充分利用植物種植開展園林、生命教育
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美術兼勞技老師孟彬介紹,今年春耕節帶來了更多種子,將進一步豐富校園種植區域的作物、植物種類。孟彬介紹,在該校開展的勞技課堂上,圍繞春耕的話題,老師還帶學生們搭建樹屋、制作工具箱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們在小菜園澆水。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我們不會種上就不管了,會衍生出更多活動,并和語文、數學、美術等學科共同搭建項目化學習。”孟彬介紹,比如今年種植的作物以絲瓜、黃瓜等藤蔓類植物為主,未來,將帶領學生們搭建花架,把園林課程引進來,“讓學生們了解英式園林的自然主義,法國園林的整齊劃一。”孟彬介紹,其實菜園地下還埋著學生們最喜歡的玩具,當這一波作物收割后,老師還將帶領學生們上一堂“考古課”,親手挖出來這些藏了半年多的“寶貝”。
清明節即將到來,如何對學生們開展生命教育?孟彬介紹,在該校的課堂上,老師們并不忌諱“死亡”這一話題,反而會利用植物的興衰來讓孩子們理解死亡是客觀存在的,學會如何面對死亡。該校教學樓邊有一棵枯死的大樹,孟彬說,這學期,他將帶領孩子們直觀感受植物的出生、生長、繁殖和死亡,在砍伐后還會充分利用這棵樹的木材,讓學生理解其價值。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