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中語文課綱爭議尚未平歇,在高等學府里就另起爭議。臺當局教育部門今年推動“學科標準分類調查”,發函給各大學中文系,?擬將“中國文學系”改隸為“華語文細學類”,各大學中文系的擔憂“中文不再是國家語言”;不過,此項更動因爭議太大,教育部門緊急喊停。
臺灣高中語文課綱爭議尚未平歇,在高等學府里就另起爭議。臺當局教育部門今年推動“學科標準分類調查”,發函給各大學中文系,?擬將“中國文學系”改隸為“華語文細學類”,各大學中文系的擔憂“中文不再是國家語言”;不過,此項更動因爭議太大,教育部門緊急喊停。
臺灣師范大學內海報
臺“教育部統計處科長”蘇婉芬表示,2016年底曾邀請各學門具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開會討論,當時有兩派說法,一派學者聲稱“中國語文屬南島語言文化,屬于華語文的一種”,認為應把中國語文學系納為華語文細學類,今年初發文各大學中文系做調查。
各高校中文系教師圈得知后非常憂心,臺灣中文學會在6月中舉辦“國語文與國家政策”座談會,認為此一議題牽涉到未來“國語文”政策制訂及發展,影響深遠,整合老師的想法,提供給教育部門參考。
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主任涂艷秋表示,“華文”二字通常都是對外稱呼大中華地區使用的語言。不論是“中國文學系”或“國文系”,都是對自己“國家”語言的稱呼;如果歸類為“華文系”,言下之意是“中文不再是我們的國家語言,而是其他國家的語言嗎?”
對此,涂艷秋呼吁,“讓政治的歸政治,教育歸教育,文化的歸文化吧”,不要用一種意識形態強行切割教育或文化。
臺灣東吳大學中文系主任鐘正道認為,將“中國文學系”歸屬于“華語文細學類”,意義不大,中文仍是全世界都在使用的語言,“好像把頭縮到棉被里,竟以為世界是一片黑暗。”蔡當局亟欲想把中國文學系的“中國”拿掉,令人費解,也是政治問題,“文學上不可能一夜之間把所有文化聯系切斷”。
有大學教授就表示,很多中文系老師擔心,若歸屬于“華語文細學類”后,未來臺教育部門可能要求所有在“華語文細學類”的中文系,更名為“華文系”,因此才會反彈。
因為爭議頗大,臺教育部門修正定案版改為“本國語”分“臺灣語文細學類”、“中國語文細學類”、“華語文細學類”;“外國語”分“華語文為第二語言細學類”。
原標題:臺當局欲將高校中文系改隸為“華文系” 因爭議太大被喊停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