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啟動會上了解到,由北京市教育兩委牽頭,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文旅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共同研制的《北京市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將于近日印發。
“讓我們熱愛閱讀,自覺地養成閱讀習慣,珍惜利用閱讀的每分每秒……”6月5日下午,來自北京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學生代表向全市青少年學生發出閱讀倡議。當天,北京全市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正式啟動。
一師附小學生代表向全市青少年學生發出閱讀倡議。圖/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
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多校現場分享經驗
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北京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昌平區教委、首都師范大學圍繞學校、區域開展有組織的閱讀和閱讀在教師培養中的作用等方面交流了經驗做法。
打造圖書館式的學校讓學生課間課后均可閱讀,設置閱讀與創作的校本課程……一師附小黨總支書記閻紅表示,學校著力培養學生樂于讀書、勤奮為樂的良好品質,通過營造讀書的氛圍、拓展讀書的形式、豐富讀書的活動,讓學生快樂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讀書中獲得知行合一的成長力量。
昌平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區教委主任蘇俊山表示,推動有組織閱讀深入開展,加強頂層設計十分重要。在建設學段銜接、樣態豐富的閱讀課程體系上,昌平區結合學生特點設置各有側重的閱讀內容,比如,小學階段增加繪本作為閱讀材料,培養學生基本的品德涵養、啟迪智慧;中學階段側重跨學科閱讀和經典名著閱讀,提高學生提取信息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將學生專業技能培訓與閱讀結合,引導學生讀專業的書,讀工匠大師的書,提高技能水平,踐行工匠精神。
作為首都培養中小學師資的重要高校,首都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蔡春介紹了閱讀在教師培養中的作用,“作為師范大學,我們的基本任務就是把未來教師培養成真正的讀書人。”在碎片化閱讀的大背景下,蔡春表示,教師要以結構性閱讀超越碎片化閱讀,“從總體上說,閱讀紙質書會更有利于養成結構化、邏輯化的能力。”
啟動儀式上,北京科技大學科技與文明研究中心教授任福君分享了科學閱讀經驗。他以科學閱讀為關鍵詞分享如何做好科學閱讀。在其看來,科學閱讀是科學教育最鮮活生動的方式之一,也是在“雙減”背景下“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具體舉措和有效方式。科學閱讀涉及為什么閱讀、閱讀什么、怎么閱讀、誰指導閱讀等眾多問題。他以采集工程科學家主題圖書創作視角解釋,做好科學閱讀可從講好科學家故事入手,并分享了科學家主題圖書如何支撐科學閱讀等內容。
北京將發布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
記者從啟動會上了解到,由北京市教育兩委牽頭,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文旅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共同研制的《北京市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將于近日印發。
據悉,北京市青少年讀書行動將以“有組織的閱讀”為統領,以深化青少年閱讀的供給側改革為工作主線,聚焦青少年閱讀供給側改革關鍵環節,整體規劃未來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
一是增加優質閱讀內容供給。強調旗幟鮮明引導青少年學生閱讀弘揚主旋律的書籍,打牢中國底色。根據青少年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配置適宜的優質圖書。
二是靈活調整閱讀供給節奏。實現全方位覆蓋式校園閱讀供給,把讀書行動融入學科教學和日常教育活動,加強學生閱讀指導。三是豐富閱讀供給方式。突出學段特點,統籌開展中小學“書香燕京”閱讀指導行動,職業院校學生“未來工匠”讀書行動,以及高校學生“書香激揚青春”讀書行動,積極推動家庭親子閱讀行動,系統推進青少年閱讀工作。
四是有效擴大閱讀供給空間。統籌建立北京市青少年閱讀促進聯盟,營造適宜閱讀環境,以數字技術賦能校園閱讀。五是健全青少年有組織閱讀工作機制。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特別強調要探索檢驗青少年讀書效果的機制和方式。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市—區—校—班—生”五級聯動,各部門協同聯動,大力營造良好氛圍。
在啟動儀式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李奕對深化全市青少年讀書行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深刻理解開展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的重要意義;二是深化青少年閱讀的供給側改革,準確把握開展讀書行動的工作要求和重點;三是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以“有組織的閱讀”推動青少年讀書行動落地見效。
如何推動青少年讀書行動落地見效?李奕表示,要將讀書行動和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同時,要著力打造首都大中小學的閱讀品牌,以系列化、有組織的閱讀活動,引導幫助廣大青少年,包括老師和成年人,養成閱讀習慣,讓讀書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構建全民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還要大力推動書香校園的建設,同時把閱讀指導能力作為教師的基本素質要求,并做好校園的服務管理。
在李奕看來,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單位創造性地參與和實施,教育系統要發揮基礎作用、主動向前一步,強化協同聯動,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打破校園的邊界,把有組織的青少年閱讀融入北京市全民閱讀當中,引導青少年學生真正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