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開展2023年職業院校“技能成才 強國有我”系列教育活動。活動有哪些內容?和教育小微一起來看——
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開展2023年職業院校“技能成才 強國有我”系列教育活動。活動有哪些內容?一起來看——
活動主題
技能成才 強國有我
總體要求
堅持正確方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堅持價值引領,教育引導學生衷心擁護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把小我融入大我、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
堅持育人為本,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載體、突出職教特色、強化實踐育人,打造職教育人活動品牌。
堅持全員參與,完善“校校組織、班班活動、人人參與”的工作機制,線上線下結合,讓每一名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
堅持常抓不懈,以“技能成才 強國有我”為主題,推進活動育人常態化規范化系統化,將活動開展與課程教學、學生管理、職業指導、創建文明校園相結合,做到“年年有計劃、月月有主題”。
活動內容
“職教生心中的二十大”活動
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貫穿全年持續推進,不斷深化師生對“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的認識,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教育引導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樹立技能成才、強國有我的奮斗理想。
? 書記校長領學。職業院校書記、校長繼續帶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走進課堂為學生講專題思政課的工作要求。各地要充分發揮本地區職業院校協同作用,推動組建書記校長宣講團、巡講團,帶動提升區域宣傳教育水平和成效。
? 專題活動聯學。組織職業院校繼續開展“二十大代表進校園”“同上一堂思政大課”等主題黨(團)日、團組織生活會、班會、報告會、座談會、實踐活動,用好教育部等八部門指導建設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結合以黨史為重點推進“四史”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統籌開展師生共學、區域聯學,做到互學互鑒互促。
? 風采展示促學。結合職業院校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廣泛開展主題演講、征文、展演展示等活動,引導學生暢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感想感悟。指導推動學生正確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積極參與“寫給2035年的我”“未來工匠說”等活動,結合所學專業展望美好前景,明確努力方向。
“未來工匠”讀書行動
深入推進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落實行動實施方案各項要求,用好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在職業院校開展特色品牌活動,營造濃厚讀書氛圍,引導激勵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提升閱讀素養、科學素養,培養思維能力,培育讀書標兵,打造書香班級,建設書香校園。
? 領悟諄諄教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舉辦的賀信精神,加強閱讀引領,涵育閱讀風尚。以《習近平的讀書故事》《習近平自述:我的讀書心得》等篇目為必讀重點,學習體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讀書之道,養成終身閱讀良好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修身養志、增長才干。
? 師生共讀共享。各地指導職業院校堅持價值引領,書記、校長當好領讀者,班主任、輔導員、任課教師等推介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優質書籍,推動建立“書記校長帶頭、教師示范、學生參與”的共讀機制。因地制宜組織校園讀書節、讀書周、主題讀書月、主題班會等,開展讀書心得報告、“我最喜歡的書”“我最喜歡的金句”、主題征文、手抄報展示、“最美朗讀者”等征集推介活動,一校一策打造讀書活動品牌。
? 榜樣引領帶動。職業院校邀請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勞動模范、技術能手、優秀畢業生等榜樣人物進校園,交流分享對自己成長成才影響最深刻的一本書,倡導學生共同閱讀,用榜樣人物、身邊的優秀朋輩引領帶動學生,進一步激發讀書熱情。
“悅讀伴我成長”職教學生讀黨報活動
鞏固2022年以來有關活動成果,持續引導學生讀黨報黨刊、學原文原著,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 跟讀跟學。各地指導職業院校繼續用好“主編帶你讀黨報”視頻,作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資源,結合晨讀、“課前五分鐘”、班會等教育活動,組織學生收聽收看、跟讀跟學,積極參與留言、答題、主題征集等互動活動。
? 師生共學。調動發揮班主任、思政課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指導有基礎的學生,師生共讀《人民日報》有關篇目原文,進一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交流互學。職業院校組織讀報、演講、專題展示、留言投稿等多種活動,線上線下結合,師生同讀、同思、同講,交流閱讀《人民日報》的心得體會。人民網組織主編團隊走進職業院校,與師生面對面交流,設置有關欄目,展播優秀成果和師生風采。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
突出活動育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職教學子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自覺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
?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通過報告會、微視頻、海報設計、禮儀表演、誦讀、演講、戲劇、美德實踐典型展示、交流活動等,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
? 誦唱寫講中華經典。各地指導職業院校繼續以詮釋中華優秀文化內涵、彰顯中華語言文化魅力、弘揚中國精神為目標,組織學生閱讀、誦讀、演唱、賞析、書寫、篆刻中華經典,積極參與第五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用好中國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厚植愛國情懷。
? 傳承非遺鑄就匠心。以“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為主題,以“學非遺、傳非遺、展非遺”為重點,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專業,創作展現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點的傳統美術類、傳統技藝類作品,開展系列展示,培育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提高學生參與非遺學習、保護、傳承和宣傳的積極性。
“文明風采”活動
各地各職業院校圍繞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方面,進一步豐富和拓展有益于學生成長成才的活動內容,結合實際選取師生認可度高、參與面廣、針對性強、職教特色突出的活動形式,創新開展“文明風采”活動。
? 校風學風建設。強化行為規范養成、法治意識、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加強培育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和科學精神,深化生態文明、禁賭禁毒、數字素養、厲行勤儉節約、防止拐賣詐騙等方面教育。學習弘揚雷鋒精神,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推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約》學習簽署踐行活動。
? 綜合素養提升。落實勞動教育、體育和美育有關要求,完善勞動教育清單,重點圍繞珍愛生命、健康成長,開展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專項行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校園抗艾防艾行動,教育引導學生充分認識疫情防控偉大成就。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中國農民豐收節、第四屆應急管理普法知識競賽活動等。
? 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落實《深化新時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指導綱要》有關部署,積極開展各民族學生共同參加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來源:微言教育
編輯:王筱
審核:謝雨辰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