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秋季學期起,北京部分高校將試點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思政選修課,加快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的課程群。
7月22日,北京高校思政課教師暑期備課會在北京高校思政課高精尖創新中心舉行。備課會圍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融入思政課教學”這一主題,設計了專題報告、工作交流、事跡宣講、分課程備課等多個環節。
此次備課旨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融入思政課教學,以首善標準持續深化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思政課建設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
專家、行業模范上講臺,試點高校思政選修課課程體系已搭建
記者從備課會上獲悉,自今年秋季學期起,北京部分高校將試點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思政選修課,加快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的課程群。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穎現場講述全新思政選修課的設計思路。圖/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
備課會上,華北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穎介紹了學校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工作思路、課程體系及下一步工作考慮,為全市高校開設相關課程提供樣板。
王偉表示,此門選修課將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面向全校學生開放選修,學時為16學時,1個學分,共分為8講,包括習近平新時代青年觀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首都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等,在主講老師上,既有學校黨委書記、政府領導,也有社科理論專家、行業先進模范以及名師大家等。除新開設的選修課外,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還將全面開設《中國共產黨簡史專題課》,并面向全校開設《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通識課》選修課。
劉穎介紹,學校將以新生院通識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在課程教學特色突出“引進來”和“走出去”。其中,“引進來”主要是根據課程建設的需要動態調整教學團隊成員,邀請更多的知名專家學者、公安英模走進課堂;“走出去”是在疫情防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現場教學,專題四將赴北京市公安局指揮部110接警中心,專題八在學院實踐教學基地、被稱為“紅墻衛士”的西城公安分局開展現場教學。
“金牌話務員”現場分享為民解憂小故事,為思政課提供鮮活素材
半小時內幫助高考生及時解決核酸結果不顯示,在疫情防控形勢緊張情況下為身患尿毒癥的市民解決外出看病需求,為投訴小區非生活垃圾無人處理影響環境的市民解決問題……作為特邀嘉賓,12345市民服務熱線“金牌話務員”劉緩參與此次備課會,從“接訴即辦”參與者的視角,分享了一個個解民憂、暖民心的感人故事,讓思政課教師更為直觀地體會到城市治理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為進一步講好京華大地生動實踐提供了鮮活素材。
“金牌話務員”劉緩現場分享為民解憂小故事。圖/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建軍也在現場作了專題報告,指導教師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視角出發,精準理解思政課的本質屬性、深入把握思政課教學要求、深化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為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的道理、學理、哲理、情理,提供了方法指引。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張革在講話中強調,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要針對學生群體的特征特點,將學生的思想現狀、成長實際、問題困惑結合起來,實現“教”與“學”的一體思考、一體研究,將“大道理”寓于“小道理”當中;要強化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推動以“接訴即辦”為代表的京華大地生動實踐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投身治國理政一線,實現從“認識”到“認知”的深刻轉變;教師要旗幟鮮明講“大道理”,做到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構建起平等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以更為宏大的視野,講清講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
當天下午,“思想道德與法治”等6門思政課分別舉辦線上備課會,圍繞“如何發揮思政課在高校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中的關鍵作用”“如何立足本課程,回應解答學生關于疫情防控的關切與困惑”“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融入思政課教學”等主題,通過專家報告、示范教學等形式,開展集中研討。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