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河北保定,大學生吟誦詩詞比賽,穿漢服形象詭異,嚇暈看客。當日19時30分,河北保定理工學院國學社200余名愛好者齊聚一堂,進行詩詞大賽。
2019年12月1日,河北保定,大學生吟誦詩詞比賽,穿漢服形象詭異,嚇暈看客。當日19時30分,河北保定理工學院國學社200余名愛好者齊聚一堂,進行詩詞大賽。(田錄賢)民聲供稿平臺 發
保定,古稱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 ,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 今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
清代,保定為直隸省省會,是直隸總督駐地 ,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間,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及中國的區域性政治中心 ,新中國成立后也兩度為河北省省會 。保定也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 ,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 ,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后燕立都之地 。(民聲供稿平臺 發)
漢服始于黃帝,備于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 因此后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 ,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民聲供稿平臺 發)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征。(民聲供稿平臺 發)
圖為2019年12月1日,河北保定,大學生吟誦詩詞比賽,穿漢服形象詭異,嚇暈看客。(民聲供稿平臺 發)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