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教育廳召開全省推進義務教育“減負提質”暨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現場會,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特別是針對會議強調的“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
近日,遼寧省教育廳召開全省推進義務教育“減負提質”暨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現場會,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特別是針對會議強調的“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有關內容,各類自媒體、社會培訓機構給出各種解讀。
引起社會關注的這一內容,中共中央、國務院文件有明確規定。
今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出臺。《意見》指出,要“完善招生考試制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健全聯控聯保機制,精準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第一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意見》,不折不扣嚴格執行。
希望學校、家長和學生不要被個別非官方的解讀所誤導,以教育行政部門公布的權威信息為準。
具體信息請關注遼寧省教育廳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
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文件發布以來,全國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相繼宣布將實施新政。
7月10日,寧夏銀川市緊急取消原有的招生方案,實行最新的民辦電腦派位政策;
7月11日,陜西寶雞市緊急取消原有的招生方案,實行最新的民辦電腦派位政策;
7月25日,吉林長春市出臺招生新政,實行公民同招,民辦招生超過報名人數時實行100%派位;
8月13日,廣東省征求意見稿,明確實施公民同招,民辦招生超過報名人數時實行100%派位;
8月19日,江蘇省出臺新政,明確實施公民同招,民辦招生超過報名人數時實行100%派位;
8月26日,呼和浩特市宣布報名人數超過當年招生計劃的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隨機錄取比例為當年招生計劃的100%;
其他地區,比如:浙江、上海等地的教育主管部門,也都在制定政策。但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敢無視這份以“黨”字頭和“國”字頭的教育綱領性文件,因為這已經上升到講政治的高度,也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另外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區是福州市,8月9日,福州市教育大會上公布了一則重磅消息,福州日報進行了全文發布,放大之后來看是這樣的:
▲2019年8月9日福州日報A12版報道
這條官方消息讓全國家長都以為終于有地方明確表示不執行《意見》要求了,甚至有許多媒體都對此情況進行了解釋。有媒體分析:《意見》就只能是意見,要根據各個地方的情況來;還有媒體解釋:不搞一刀切,是政策的進步;還有媒體表示:福州放了一個大招......
就在全國各地媒體紛紛轉載、眾多家長討論了近半個月的時候,轉折來了,8月22日,福州市教育局官方微信號“福州教育”發布推文《福州市教育局召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學習交流會》,其中提到:
《意見》要求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福州市教育局將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國務院《意見》精神,按照上級有關民辦招生最新要求,認真做好2020年招生工作。
8月28日,福州市教育局在“福州市12345便民服務平臺”也回復市民說:
8月9日媒體引用的“60%搖號比例”并非福州市2020年的民辦初中招生決定,而是引用自2017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引發的《關于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實施方案》文件,當時方案對民辦初中搖號招生制定了年度實施目標,其中2018年為“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初中,招生計劃的50%采取電腦搖號方式錄取”;2019年為“搖號錄取比例增至55%”;2020年為“搖號錄取比例達60%”。
福州市教育局將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意見》精神,待福建省教育廳相關文件出臺后,福州市教育局將根據上級關于民辦初中招生的最新要求,制定2020年民辦學校初中招生辦法并報福州市人民政府審批,建議您關注2020市教育局發布的義務教育招生政策。
由此可見,關于民辦學校的招生政策,其主動權已經不在地方,也不在各個學校,其主動權是在頂層,各地只是政策的執行者和實施者。
所以,在這里,我們大膽猜測,南京未來的政策也必將全盤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來實施。
全民搖號的時代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