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長、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莫礪鋒來到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以《我與唐詩宋詞》為題,為高二年級師生開設講座。莫教授從個人際遇、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承三個方面,生動講...
5月12日,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長、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莫礪鋒來到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以《我與唐詩宋詞》為題,為高二年級師生開設講座。莫教授從個人際遇、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承三個方面,生動講述了唐詩宋詞與自己人生的深刻關聯。
莫礪鋒教授表示,詩詞中蘊含的情感與價值追求,至今仍能跨越時空打動人心,幫助人們更好地表達自我。他回顧了中學時期的求學經歷和最初的專業選擇,感嘆時代洪流等客觀因素對個體命運影響的同時,強調個人價值追求的重要性。回憶知青歲月,棲身茅屋,以詩詞為精神慰藉,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悲憫情懷穿透時空。風雨瀟瀟的漫長春夜,李后主“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的凄婉詞句,亦讓異鄉前途迷茫的莫礪鋒生出感動?!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曾給在哈佛大學訪學期間倍思親的他以寬慰。
躬耕、讀書、背書、品書……青年時期的經歷錘煉了莫礪鋒的堅韌品格,也為他日后深耕古典文學埋下種子。談到傳統文化的普及工作,莫礪鋒教授認為,“觀念文化”承載著先祖的思維方式、價值判斷與精神結晶,具有永恒生命力,而“歷代典籍”則是“觀念文化”的直接載體。
面對滿座“05后”,莫礪鋒教授循循善誘,他表示,優美的詩歌語言可以在“潤物細無聲”中塑造人的靈魂,使人產生正面、高雅的價值導向。他希望同學們能夠提升閱讀古典作品的“自覺性”,不僅為提升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更為提升人生境界。
這場頗為難得的文化盛宴,同學們聽得十分入迷。高二(3)班張韓韻說,“莫老師的講座讓我明白,經典詩詞不是塵封的文字,而是鮮活的情感載體,承載著古人對世界的認知與關懷,對后世的啟迪與思索?!巴ㄟ^莫老師的講座,我觸摸到了中華文明最堅韌的根系——它讓迷茫的青春在詩意的棲居中重獲定力。當千年詩句叩響年輕的心扉,歷史的星空下,永遠有我們的青春在共鳴。”高二(4 )班張湘檸說。
通州高級中學黨委書記季仲平表示,通州中學一直努力培養“學業拔尖、素養豐富”的優秀學子,積極搭建多元成長平臺促成學生全面發展,豐富的校本選修課程和社團活動成為品質辦學的內涵表現;包括“書香校園”在內的文化建設,成為學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載體,“浸潤書香,生命芬芳”是學校的閱讀主張?!霸趯W校舉辦第十屆校園讀書節之際,莫老師親臨講學是學校文化盛事、師生幸事,希望通高學子在先生教誨下更加熱愛傳統文化,進一步厚植文化自信,讓心靈充實而富有光輝。”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對師生生命的滋養作用,大力推進“小文化精構思,大文化高境界”建設。在文化環境布局、學生活動開展等“小文化”育人中,精心構思,課程化實施,營造生態,讓師生共同浸潤、彼此影響。在校社共建、名家進校、“雙高”銜接等“大文化”育人中,突出青春責任、理想重塑、時代融合、生涯教育等價值引領,張洪程等院士專家、成尚榮等教育名家、馬玉煒等青年作家先后走進校園。
通訊員 張煒 孫鈺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石偉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