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財務與資產管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近年來,全省各高校圍繞深化校地合作、盤活存量資產、拓寬投資渠道等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探索,集聚各方資源,爭取辦學資金,為助力學校事業高...
編者按
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財務與資產管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近年來,全省各高校圍繞深化校地合作、盤活存量資產、拓寬投資渠道等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探索,集聚各方資源,爭取辦學資金,為助力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財力保障水平。對此,“江蘇教育發布”擇優選取部分高校,對其經驗做法予以刊發,供各地各校參考學習。
一、江蘇師范大學
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師生所需,針對報銷難、程序繁等現象,在2019年啟動實施“師生財務體驗提升工程”,通過財務環境整潔化、舉止言行規范化、財務程序簡約化、報銷審核標準化、政策信息對稱化、業務流程信息化等“六化”建設,創新服務方式方法,借助信息化平臺,全面上線運行自助投遞系統,不僅實現了不排隊、零等待,而且突破時空限制,實現24小時隨時就近投遞。啟動智能報賬系統建設,實現金額自動計算,線上推送簽批,手機移動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師生滿意度。主動整合校內金融資源,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爭取銀行支持,2021年完成了首期140多間教室的智能化改造,教學體驗得到極大提升,受到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學校財務“為民辦實事”活動被學習強國平臺和江蘇省黨史學習教育網站專題報道。
二、淮陰工學院
一是推進預算管理改革。學校經費分為基本運行支出與專項支出預算“兩條線”模式,采用績效手段優化支出結構,將職能部門公用經費壓縮三分之一,始終做到保民生、保重點、保基礎運行。
二是加強項目庫建設。做好中央支持地方發展專項資金三年一周期的項目庫建設;推進學科專業一體建設,加大一流專業專項經費統籌力度,用于學校相關專業的高層次人才引進,2021年學校專任教師博士化率達50.8%,同類高校領先。
三是設立項目資金蓄水池。對需要招標的項目和按照預計人數測算經費的項目,預算下達時不直接劃撥到項目,而是劃入資金蓄水池中,等項目招標完成或項目確定具體人數時,再從資金蓄水池劃撥到具體項目。
四是實行專項經費績效考核。通過推進績效考核工作,促進水電費降本增效,既提升了經濟效益,也營造了教職員工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來源:財資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