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新高考方案,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 發文加強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和教學組織管理工作,著力解決高中資源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等關鍵問題;● 出臺加強普通學校融...
出臺新高考方案,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
● 發文加強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和教學組織管理工作,著力解決高中資源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等關鍵問題;
● 出臺加強普通學校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集中力量配置特殊教育資源;
● 推出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實施指南,切實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行為;
● 全年開工建設幼兒園、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分別達455所、472所、68所
……
一系列新舉措、新機制、新做法、新成效,彰顯著江蘇基礎教育始終站穩人民立場、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教育問題的使命擔當和探索實踐。2019年年末,江蘇基礎教育人交出一份厚重的——
年終答卷
今天,“江蘇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推出2019江蘇基礎教育年度總結(下)!
完善教育服務
用更暖溫度提高人民滿意度
★ 課后延時服務
冬日的一個傍晚,儀征市新集中心小學的教室里暖意融融。推門進班,就能看到值班教師正在輔導學生寫作業。班內和正常上課時的人數相差無幾。
在儀征市實驗中學,學生可以一直在學校待到晚上8:10,除了完成作業,還可參加特色課程。
儀征市實驗中學
校長 方江:
課后服務讓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和準確率明顯提升,音、體、美、勞等綜合素養顯著提高。
據統計,儀征全市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占學生總數83.1%,位列全省之首。
隨著我省《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正式頒布,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在省內全面推進,越來越多學校開始花心思、動腦筋,努力尋求“三點半”問題的解決之道,為家長解決后顧之憂。
南京是我省首個全面實施“彈性離校”的設區市。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在兩會上公開為南京的“彈性離校”點贊。
2019年伊始,南京教育部門向社會公布,以集中寫作業、看課外書為主的“彈性離校”逐步“刷新”,各校在拓展服務內容、組織開展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上下功夫。
歷經一年探索,全省義務教育階段 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學校有4420所 ,占義務教育學校總數的71.43% ;參與課后延時服務的學生數量達到260.42萬 名,占在校生總數的33.1% 。
★ 江蘇省“名師空中課堂”
與此同時,我省義務教育階段千萬名家長和孩子又迎來一個“利好”——江蘇省“名師空中課堂”上線開通,包括電視和網絡兩個端口。
這是全國首個服務省域教育的信息化優質教育供給平臺,整合了全省優質教師和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在線答疑、重難點知識在線講解等服務。 即使是偏遠鄉村的孩子,也能與名師“面對面”交流。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中,該項惠民舉措受到省委領導充分肯定。
★ 整治違規辦學
每年招生季,面臨“幼升小”“小升初”抉擇的家長們往往感到無所適從,今年情況有了新變化。
2019年,省教育廳啟動義務教育學校違規辦學問題專項整治,專門印發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通知和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實施指南,圍繞公辦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民辦學校免試入學等政策細化操作要求,同時開展民辦學校辦學情況調查摸底,逐一審核各地招生方案,招生秩序為之一新。
與此同時,2018年以來,我省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也取得明顯成效。
截至目前,經整改合規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共5507家,在教育部門取得辦學許可證并從事音體美等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機構共3309家。
2018年專項治理期間,因消防不合格、教師無資格、無證無照等問題被依法取締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共5405家。
今年下半年,“江蘇省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與校外培訓機構相關的政策規章、黑白名單、學科類培訓班信息等都可在線查詢。
★ 幫扶弱勢群體
教育的溫度更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幫扶上。近年來,江蘇進一步健全全學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輟學。
如今,無論是留守兒童,還是殘障兒童、困難家庭子女等特殊群體,都受到貼心關懷。
2017年,南京首次頒發“普通中小學勵志獎學金”,激勵更多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孩子不畏困難、勤奮學習。3年來,全市共表彰優秀學生2550名,發放獎金815萬元。
盲人學校中職
學生 小高:
比拿到獎金更興奮的是獲獎本身,知道有這么多人在關注我的成長,我對未來更有信心。
關注教師成長
優秀師資助推高質量發展
2018年末,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從意義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落實保障4個方面細化我省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路徑。其中,在師德建設、編制管理、工資待遇、交流輪崗、職稱評聘等多個方面均有創新和突破。
《意見》出臺,為我省未來的師資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
7月,宿遷市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在全省率先推出舉措——人社部門按照區域內學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總量的10%增設高級特設崗位,動態管理,滾動安排,主要用于學校引進高層次人才和選聘一線優秀教師。
宿遷的探索是江蘇培養高素質師資的縮影。
自2009年開始,江蘇啟動實施“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在全省范圍內分4批選拔200名特級教師進行培養,其中教師120名、校長80名。
與此同時,持續開展特級教師、中小學正高級教師等評選。
11月13日,又有242名教師獲評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我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總人數增至1434人。
名師成長,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支持,鄉村教師發展,更離不開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注。為解決全省27萬名鄉村教師研修氛圍不濃、缺乏必要的專業成長平臺等問題,2015年下半年開始,省教育廳啟動“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建設。
4年來,全省共建立市、縣兩級培育站600多個,培訓學員2萬余名。不少學員已晉升為縣、市級名師,有的成為省級名師。
更重要的是,培育站讓一批鄉村教師消除了職業倦怠,越來越多的人安心扎根鄉村,創造屬于自己的教育新生活。
9月,省人社廳、教育廳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教師崗位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用足用好現有崗位結構比例,未達到省規定比例上限的,要逐年提高。
在此基礎上,省教育廳會同省委編辦研制統籌使用事業編制、保障教育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解決教職工編制短缺嚴重地區的用編需求,探索編制備案制管理。
“教師編制緊缺”這一老大難問題有望得到進一步緩解。
在統籌教師編制方面,今年徐州有了“大動作”。
通過深化生產經營類和行政類事業單位改革,徐州市已騰挪出約7000個編制用于教師招聘。
未來兩年,面對1.1萬個教師缺口,徐州還要再協調約1萬個編制。
“難,確實很難!”徐州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事業處處長房啟偉說,“但我們會迎難而上!”
迎難而上,方能繪就藍圖,繼往開來
江蘇省教育廳廳長 葛道凱:
“《江蘇教育現代化2035》特別描繪了高水平教育現代化的生動圖景——建成引人入勝的課堂、給人智慧的學校、讓人幸福的教育,形成良好教育生態。全省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全力推進江蘇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