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家庭參觀校園,聆聽講座,與老師面對面交流,并且打卡英語課程基地、工程融創中心、東奇書苑等特色場所,品嘗西餐廳的美食,沉浸式體驗九中的校園魅力。
5月1日,南京市第九中學震旦校區舉行校園開放日,校園里人氣爆棚。眾多家庭參觀校園,聆聽講座,與老師面對面交流,并且打卡英語課程基地、工程融創中心、東奇書苑等特色場所,品嘗西餐廳的美食,沉浸式體驗九中的校園魅力。
特長生可享“分班優惠”
中考達九中分數線直接編入“東大英才班”
下午 1 點,活動在震旦劇場正式啟幕。南京九中校長陳曉健以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案例,為來賓們勾勒出學校的辦學藍圖,詳細闡述了學校的發展規劃、教育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目前九中采用 “一校兩區” 的辦學格局,兩校區實行一體化辦學,在師資隊伍、教育活動、教學過程、后勤保障、文化建設等方面實現 “五個統一”,確保學生能享受同等優質的教育資源。
九中明星班級“東大英才班”備受矚目。該班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不僅有專屬的課程定制,還配備優秀師資與導師。從過往成績來看,東大英才班成績斐然,高考成績全部達一本線,每一屆均分超南師大錄取線。2025 年計劃設立 4 個班,進入東大英才班的途徑多元,學生可通過中考成績、學科特長以及入學后的補錄考試三種方式進入。報考九中學科和科技特長生可享受分班優惠政策:特長生錄取后中考達九中統招分數線直接編入“東大英才班”。
九中黨委書記張翼飛表示,2025年九中學科、科技特長生共招收81人,長江路校區學科特長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各10人,語文5人,共45人;科技特長生:電子控制創新科技和科學與工程實踐各13人,共26人;震旦校區學科特長生:物理10人。特長生加試內容:綜合知識考查(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與專業相關的知識考查。“今年,科技特長生分成了兩個項目,家長不用太糾結兩個項目的考試內容,因為不管報哪個學科或科技特長生,前面綜合知識的考查大概占到全卷的90%,只有10%的專業知識。物理和科技特長生考的都是物理,生物和化學特長生考的都是化學。”
【優秀畢業生分享】
在九中,收獲一生難忘的“溫暖底色”
開放日當天,九中還邀請了畢業生代表回母校介紹自己在九中的求學經歷。就讀于東南大學的劉淇說:“在九中的三年里,我深刻感受到了我當初選擇九中的正確性。在一群優秀、負責任的老師的指引下,我從年級倒數,一步步地進步到了高三時期能夠穩居前列。這段逆襲之路讓我明白:九中的老師們從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他們像精準的‘成長導航儀’,既能在你迷茫時點亮方向,又能在你奮進時遞上攀登的繩索。如果說成績的提升是九中給我們的‘硬核禮物’,那么在這里收獲的幸福感,則是一生難忘的‘溫暖底色’。”
“中考時,我是以607分、市九千名的指標生身份被錄取,到高考以642分,省六千多名被南師大錄取,是九中給了我逆襲的勇氣與可能。”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的孫晉寧說:“每每回憶高中生活,我心頭浮現的總是幸福與感動。九中老師從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攜知識、溫暖擁抱每一個學生。無論平行班還是英才班,只要是九中學子,得到的便是專業過硬、誨人不倦的強大師資力量。所有老師托舉著學生,唯一目標是授之以漁、青出于藍。”
關于特長生考試:
既考察基礎知識,有要求靈活運用
江蘇省警官學院張顥覺分享了特長生考試的經驗:“關于特長生考試的準備,我覺得還是以發揮基本功優勢為主,考試難度較大,既考察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要求對知識點進行深度延伸和靈活運用,同時兼顧各門學科的平衡,這是一場綜合性的考試,不是單一學科的對決。”
“選擇成為特長生并進入九中,是我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所以,我想借此機會鼓勵在座的各位初三同學,如果有意向報考特長生,一定要積極地去嘗試。特長生這一途徑巧妙避開了中考這一殘酷的分水嶺,使高中升學有了相對堅實的保障。”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的鄧思杰和學弟學妹們分享了特長生考試的幾點經驗,“九中的考試范圍是語文、數學、英語和物理再加上不同專業特長生的相關專業知識考察。以科技特長生為例,相關專業知識即是指物理知識。特長生考試題目的難度在初中基礎上略有提高,但是本質上仍然是初中的知識。本固枝榮,只要充分掌握了初中知識,能夠做到靈活運用,并在此基礎上加以相關專業知識的拓展,那么面對特長生考試時就能做到游刃有余了。”
通訊員 司璐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校對 嚴靜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