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發揮信息學科特色優勢,以數字化賦能思政教育轉型發展,從管理流程為主的線性化向以數據為中心的扁平化、平臺化轉變,從“粗放式”管理走向“精準化”治理。
南京郵電大學發揮信息學科特色優勢,以數字化賦能思政教育轉型發展,從管理流程為主的線性化向以數據為中心的扁平化、平臺化轉變,從“粗放式”管理走向“精準化”治理。
增強“統”的意識,頂層謀“數”。堅持黨建統領,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主動承擔第一責任,全面負責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數字南郵”建設。堅持系統謀劃,將數字化建設列入《南京郵電大學“十四五”專項規劃》,提出“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為基礎構建智慧校園”;把“推進數字治理”“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寫進學校第四次黨代會報告,列為“八大行動”重點任務。堅持統籌推進,把“數字南郵”建設和“數字思政”作為校黨委、行政年度工作要點和工作報告的重要內容,黨委常委會每學期專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聽取數字思政進展情況專項匯報。
增強“通”的意識,全局建“數”。貫通數字底座,堅持繼承發展、迭代升級,需求導向、應用牽引,創新驅動、提質增效,整體協同、安全可控的建設原則,建立以數據為核心、以師生為中心、以服務為重心的“南郵智網”數字孿生校園,打造“南郵云海”數字能力空間。打通數據孤島,加大思政數據資源開發和整合力度,豐富數字思政應用;推動數據向“集中、動態、關聯”轉變,實現跨部門聯結交互共享。開通數字預警,進行思政數據分類分級保障,完善數據訪問權限管理措施,實施常態化風險監測,定期開展數據風險評估。
增強“融”的意識,精準用“數”。數字化融入思政隊伍提能,搭建強基、培優、領雁三級數字化培訓格局,實現思政工作者從“適應數字化、運用數字化”到“駕馭數字化、引領數字化”的轉變。數字化融入管理服務提質,及時跟蹤學生學習、思想、心理等個性化狀態,實現“立體式”學生畫像、“前瞻式”學業預警、“精準化”資助扶困、“行為化”社交分析。數字化融入思政品牌創優,擦亮戰郵干訓班底色,編撰紅色校史數字教材,建設紅色數字思政課堂,建好紅色戰郵虛擬仿真實驗室,利用數字化手段推進紅色校史“十個一工程”,實現南郵紅色思政特色品牌數字化傳承。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