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都是抓緊時間閱讀“充電”的好時機。對于青少年讀者來說,閱讀的方式方法尤為重要。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苗懷明應邀為青少年朋友們做了導讀,閱讀四大名著都有以下注意點:所謂四大名著,就...
每年暑假都是抓緊時間閱讀“充電”的好時機。對于青少年讀者來說,閱讀的方式方法尤為重要。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苗懷明應邀為青少年朋友們做了導讀,閱讀四大名著都有以下注意點:
所謂四大名著,就是《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這四部中國古典小說中影響最大、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品的合稱。這是一個巧妙的組合,《三國演義》展示了中國人的歷史觀,《西游記》展示了中國人的想象世界,《水游傳》《紅樓夢》反映了中國人的現實生活。這四部小說,完整反映了中國人對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四大名著代表著中國古典小說乃至中國文學的最高成就,是民族文化的精粹,一個人無論將來從事什么職業,都應該閱讀和欣賞四大名著。對廣大青少年朋友來說,現在正處在學習成長階段,更需要閱讀欣賞四大名著這樣的經典之作,開闊眼界,陶冶性情,滋潤心靈。
四大名著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四大名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產生了重要影響。
比如《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扶弱抗暴、打抱不平的俠義精神,《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團結一心、不畏艱難的團隊合作精神,《紅樓夢》中賈寶玉平等待人、關愛萬物的寬容開明精神,這些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雖然經過了數百年,但永遠都不會過時,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
其次,四大名著有著“百科全書”的美譽,是了解古代中國社會文化的一個窗口。
它以十分生動形象、具體可感的方式,展示了中國古代人生活的世相百態,涉及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僅就普通的日常生活而言,古代人是怎樣吃飯的?一天吃兩餐還是三餐?他們的飲食結構如何?他們是如何穿衣的?有著怎樣的時尚?他們是怎樣出行的?主要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他們的主要娛樂方式又是什么?等等。這些有趣問題的答案在小說中都十分直觀地呈現出來。
最后,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的精華所在,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直到今天,仍擁有廣大的讀者群。
無論是《三國演義》《水滸傳》,還是《西游記》《紅樓夢》,其深邃的思想、鮮活的人物、精巧的結構、生動的語言,無不令人贊嘆。通過閱讀欣賞四大名著,可以充分領略作者的才情之美、語言之美,獲得美的享受。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四大名著成為廣大青少年朋友的必讀書目。在2020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中.《水滸傳》《西游記》被列入初中學段閱讀書目,《紅樓夢》《三國演義》被列入高中學段閱讀書目,由此可見四大名著在中學階段的重要性。
對廣大青少年朋友來說,閱讀四大名著應注意如下幾個方法:
一是看故事。
這是小說最吸引讀者的地方。看故事,要弄清時代背景、人物關系、重要情節,進而對眾多現象進行歸納總結,思考故事背后的原因。比如在《水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中,誰的武功最高?判斷的標準是什么?再比如曹操為什么不殺劉備?宋江為什么要接受招安?唐僧為何如此懦弱?再比如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為何要葬花?這些都需要認真思考。
二是看人物。
人物是小說的靈魂,閱讀小說,人物自然是關注的重點。四大名著塑造了一批性格各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人印象深刻。閱讀作品時,要注意每個人物的基本情況,特別是其性格,有些人物的性格比較單純,可以用幾個字來概括,比如關羽的忠義、驕傲,張飛的勇猛、魯莽,趙云的忠誠、英勇,等等。但有些人物的性格就比較復雜,比如豬八戒,比如賈寶玉,他們往往兼具多重性格特性,要注意其性格由哪些因素組成,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三是看寫法。
偉大的作家都有自己獨到的藝術個性,他們講述故事、描寫人物的方式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了鮮明的風格。四大名著都是風格獨具的作品,比如對人物的描寫,《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喜歡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來刻畫人物,《紅樓夢》則喜歡通過對外貌、居室環境、內心活動的描繪來塑造人物,方式不同,藝術效果也不一樣。
四是看語言。
小說是語言藝術,所有的人物、故事都是通過語言來講述的。語言的個性,主要體現在故事講述、人物對話等方面,比如《紅樓夢》中王熙風的語言十分鮮活俏皮,聞其聲,如見其人,僅僅通過語言,就可以將其與其他人物如林黛玉、薛寶釵等區分開。閱讀四大名著時要注意體會作者使用語言的準確和巧妙。
最后要說的是,四大名著畢竟寫于幾百年前,那個時代與當下的社會文化語境有著很大的不同,古人的有些觀念和行為并不適合現代社會,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中那些對女性歧視和丑化的內容,比如《水滸傳》中對暴力血腥的渲染,等等。作為現代讀者,要明辨這一問題,有所取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王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