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恒順實驗小學在“童創”課程項目的觀摩研討活動中,用創意新天地、創享展示廳、“智創”成果發布會等形式對童創地帶的成果進行了集中展示。特別是智創作品發布會上,同學們用手工、手繪、創意...
近日,我市恒順實驗小學在“童創”課程項目的觀摩研討活動中,用創意新天地、創享展示廳、“智創”成果發布會等形式對童創地帶的成果進行了集中展示。特別是智創作品發布會上,同學們用手工、手繪、創意美食、科學小實驗等現場制作吸引了眾多嘉賓的關注,這也是學校以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為抓手,不斷激發孩子們創造能力培養的一個縮影。
據恒順實小校長曹蕾介紹,近年來,恒順實小秉持“和而不同順天性、熔鑄恒美教育新風尚”的理念,把思想道德建設作為開展創建市文明單位的主要著力點,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和教風學風建設,通過積極參與“做文明友善市民,建和諧美麗城市”等主題活動,開展網絡文明傳播等系列活動,科學制定“文明校園”規劃,努力“踐行新規范,展示新作為”,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美譽度。
為扎實推進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全體師生思想道德修養、社會文明程度,恒順實小開設了“道德講堂”,共建文明校園。從校情出發,根據受眾不同,學校分別開設了面對教師的“恒美講堂”,面對學生的“蜜蜂講堂”,和面對家長的“家長講堂”。通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的教育,以禮儀、誠信、和睦、和諧、友善為核心,傳承中華文化,傳播文明新風,以期實現“教育一代人,引導兩代人,影響三代人”的目標。
學校還實施“四有”好教師建設工程,以暖陽照心房。在推進“四有”好教師的過程中,狠抓師德師風建設。通過“八個一”活動,即舉行一次隆重的頒獎儀式,開展一次莊重的師德承諾,發放一份綠色教師節倡議書,發送一期優秀教師風采推送,舉行一次新教師入職儀式,簽訂一份拒絕有償補課和拒收禮品禮金承諾書,聆聽一次“勞模精神進校園”宣講,舉辦一次我的師德故事分享會,不斷提高著教師政治素養和師德水平。恒順實小掀起了人人爭當義務輔導員,個個關愛學困生的熱潮。學校涌現出一大批師德標兵,如“最美京口人”張敏玲老師,家長們贊譽有加“愛生如子”的朱文娟老師、“溫暖細致、關愛學生”的杜鵑花老師……他們在樸實中傳遞真愛,帶給別人溫暖的感動。
恒順實小還夯實“三有”志愿者服務行動,用愛心暖童心。教師志愿者們成立了以語文、數學、英語、閱讀、科技等為主的“希望課堂”。每天下午延遲服務時間,由各學科、各特長志愿者老師引領外來務工人員、貧困家庭孩子徜徉于各種知識的殿堂,使孩子們平等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享受學習的快樂。
而“健康成長‘1+3’”活動則是由黨、團員志愿者與“貧困生”“問題生”“學困生”手拉手,每名教師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德育導師,利用課間時間與學生交流談心、下班時間走訪學生家庭,為孩子的發展創設優良的教育環境;每個月,老師們還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們交流談心,在學習、生活、心理成長等方面給他們以真誠的幫助,使得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樹立自信心,增強自豪感。
“陽光護學”是為了全力維護校園及周邊道路交通秩序,學校的黨、團員志愿者以及交警、家長志愿者共同組成了“陽光護學崗”。每日早晨、下午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手揮小紅旗,為學生構筑起交通安全屏障,那一抹紅色已成為校門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5年級學生陸顧瑩說:“在恒順實小學習生活是幸福的,學校為同學們的全面成長創造了越來越好條件,我們童年在文明創建中也更加有夢想、有味道!”(馬劍 欒繼業)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