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第45個植樹節到來之際,3月11日,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藍”勞動教育團隊開展了衛護天元湖湖水富營養化生物治理實踐活動。
在中國第45個植樹節到來之際,3月11日,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藍”勞動教育團隊開展了衛護天元湖湖水富營養化生物治理實踐活動。
在晨曦的映襯下,南京醫科大學天元湖面波光粼粼,公共衛生學院的同學們將滿滿裝載了150多盆小小的茭白苗、生菜苗、鳶尾苗等喜水植物20米長的生態浮島慢慢轉移到湖面上。
“我們正在做的是生態浮島,這是借助一些人工工具將一些可以凈化水質的觀賞植物和蔬菜‘種’植在湖水表面上,通過這些綠植不但凈化了湖水,我們還能在幾個月后收獲我們親手種植的蔬菜?!被顒訁⑴c者蔣吟月同學說。
除了生態浮島上的觀賞性綠植和蔬菜,同學們還請來了水體富營養化治理功能強大但是管理不好會做壞事的“水葫蘆”。“水葫蘆又叫鳳眼蓮,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生命力非常頑強,有凈化水質的作用,通過得當的管理,多余的水葫蘆不僅能成為學校黑天鵝的飼料,還能做成綠肥供學校的花草使用。”職業醫學與環境衛生學系王超副教授正在跟同學們講述水體富營養化生物治理的常用動植物和優缺點。
公共衛生學院專職輔導員劉麗介紹,為了讓公衛學子能夠利用專業知識對天元湖水富營養化進行治理,“衛藍”勞動教育基地的團隊成員們結合學院學科專業特色,挖掘凝練現有社團、專業實踐、志愿服務等學生活動蘊含的勞育內涵,最終打造出了一組全過程體驗、全景式參與、全信息管理、全過程實踐的勞動實踐項目。該項目經評審榮獲2022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勞動教育優秀實踐項目特等獎。
“我們目前已組建了8位專家組成的涵蓋環境衛生學、環境工程學、衛生毒理學等多個學科方向的校內外專家們組成的指導教師團隊,組織了多次實地考察論證,選擇了合適的植物和種植方式,后期會有更大面積的浮島和更豐富種類的喜水植物投放到更多的水域中去進行水質凈化。”職業醫學與環境衛生學系陳國青副教授說。
“天元湖‘衛藍’勞育基地,可以讓同學們將公共衛生專業知識有機融入全過程、實景式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同時也能將勞育成果反哺科研創新,成為我校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孵化園。后續我們計劃進一步帶著我們的‘衛藍’走進秦淮河、太湖等省內外水系中去,為祖國的青山綠水事業貢獻南醫力量?!惫残l生學院院長王建明院長介紹道。
據悉,公共衛生學院以“學科+勞動教育基地”為基礎,構建勞動教育新格局,結合學科專業特色,找準“課程勞育”關鍵點,主題涵蓋了天元湖及相關水系、水質檢測和水污染治理、吸煙與健康、環境保護、專業美膚護膚、食品營養與健康等方面,引導學生在勞動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究學習、解決問題,按照教學進度要求開展教學和實踐活動。
通訊員 劉麗 孫一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