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青綠盎然,位于老山之麓的南京工業大學江浦校區內草木蔥蘢,花開妍麗。植樹節前夕,該校土木工程學院在學科樓立德樓南側綠地上新植了一片松樹和香樟樹,命名為“松樟園”,并舉行了揭牌儀式。...
春風拂過,青綠盎然,位于老山之麓的南京工業大學江浦校區內草木蔥蘢,花開妍麗。植樹節前夕,該校土木工程學院在學科樓立德樓南側綠地上新植了一片松樹和香樟樹,命名為“松樟園”,并舉行了揭牌儀式。
該“松樟園”是為了紀念“胡松林獎學金”主要捐資人胡松林、章麗華伉儷。記者從受助學生的口中了解了這對夫婦感人至深的故事。胡松林教授是該校土木學科創始人之一,曾任原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南工大前身之一)副院長,2001年11月不幸辭世。胡松林的遺孀章麗華老師離休前為原建筑工程學院紀委副書記,在老伴離世后,悲傷孤寂的老人將錐心的思念化為關愛后生學子的大愛,于2002年作出了決定——將胡松林教授生前積蓄和自己的離休金12萬元交予學校,在土木學院設立“胡松林獎學金”,以幫助家境貧寒而積極向上的土木學子。該獎學金每年在新生中選擇四人,大學四年每人每年資助1200元,四個年級便是16人,到如今已累計捐助四十多萬元。
熟悉她的師生對此都感到十分震驚,他們從來沒想過這位生活至簡,花點錢總要掂量掂量的老人竟然“一擲千金”,更何況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章老師夫婦每人每月的離休工資也就幾百元一月。2019年,97歲的章麗華老人去世,臨終前囑咐:喪事從簡,不設靈堂,不舉行告別儀式。
方海院長和章人雄老師共同為“松樟園”揭牌
一切從簡是老人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章麗華生于1923年10月,1945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離休。據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南工大2022屆畢業生劉遠鵬表示,在校期間,他與其他受助學生去看望章奶奶時,才發現她住在建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里。房子從未進行過改造裝修,窄小的客廳內擺放著一張細條式的布藝舊沙發。角落里,一臺泛黃的掛式空調無論冬夏都用布罩遮蓋著,近乎一種擺設。
對此,該校2019屆畢業生、現就職于中建八局第四建設有限公司的李小凡也深有感觸,表示第一次看望章奶奶時,就被其簡單乃至簡陋的居住設施震撼了!“我原以為設立獎學金的人都是大富大貴之人,誰知道章奶奶生活得……生活得如此窘困。”他表示會牢記章奶奶的恩情,無論自己工作在哪個崗位上都會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章奶奶不允許我們帶任何禮物去看望她,哪怕是帶了幾個水果去,她也會讓我們帶回,但她每次都會提前給我們準備好水果、零食等吃食。”在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中原分公司任職的該校畢業生蔣坤龍動情地說,章奶奶就像自己的奶奶,是他在讀期間的一個精神倚靠。
“姑母在姑父‘走后’將積蓄全部貢獻出來助學,應該說是一種慣性使然,也可以說是一種順理成章的事。”談及老人的善舉,她的侄子章人雄介紹說。據章人雄回憶,章老師在上海工作時的一鄰居育有7個孩子,當聽聞一個考取清華大學的孩子學費困難時,她及時地伸出了援手。聽說當年章人雄插隊所住的房東家孩子缺少文具時,他姑父便資助了孩子買書本和文具。章麗華夫婦沒有生育子女,老人生前的起居一直由章人雄在照顧,在老人去世后,章人雄也續寫了姑母的大愛,每年向基金賬戶匯款2萬元。
“香樟園”揭牌儀式上,該校土木2104 班開維賽爾·吾斯曼江百感交集:“‘胡松林獎學金’是一股暖流,不僅讓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更給予了我努力學習的精神動力。”他表示會珍惜時間,好好學習,胸懷感恩之心繼承章老師的風范和精神,將來以實際行動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南工大副校長陸偉東表示,建立“松樟園” 一方面是用萬古長青的松樹和芬芳馥郁的香樟樹來緬懷胡松林和章麗華伉儷;另一方面是為了引導學生懷感恩之心,立鴻鵠之志,做筑夢新時代、奮發有為的新青年。
通訊員 楊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