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終身教育學院里來了一群“特別”的學生——來自南京市17所科技創新“星光基地”高中學校的69名高中生和17位老師。在南大博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志愿者的帶領下,參加為期3天的科技創...
近日,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終身教育學院里來了一群“特別”的學生——來自南京市17所科技創新“星光基地”高中學校的69名高中生和17位老師。在南大博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志愿者的帶領下,參加為期3天的科技創新教育實驗課程培訓,主題為“和老師一起上大學”。
本次活動采取“師生同學”的方式,即這些高中生的科技輔導老師,和同學們組成一個個師生混搭的學習小組,圍繞著大學教授專家所發起的科學探究、實踐任務,共同學習,共同探索,親歷全部的學習過程。
活動現場,南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教授們圖文并茂地給同學們解讀了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目前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的發展前景。在“海戰棋設計與實現”的實驗中,學生仿照給出的例子,通過編寫控制下棋的簡單邏輯程序,學習程序設計語言中基礎的語法,同時對一般的程序設計理念得出初步的認識。
在生命科學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走進實驗室開啟探秘之旅。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還參觀了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中華中學高二(5)班學生劉若兮說:“通過‘和老師一起上大學’活動,打開了一扇科學的大門,讓我對大學生活更加期待與向往。今后,我想我會更加認真對待每一門課,每一個任務。”
“三天的學習,讓我明白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獲得知識這一層面,更要在此基礎上學會分析解決問題,對社會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才是4年本科真正的意義所在,更是我此次活動最大的收獲。”南外高一(1)班學生周胤成說。
在“和老師一起上大學”這種新的學習形式下,和同學們一起感受科學的嚴謹性,對于參加活動的科技輔導員老師來說也是一次難忘的體驗。
“通過師生同學的方式,我和學生一起圍繞南大教授專家所發起的課題研究,共同學習,共同探索,正所謂教學相長,在與學生的互動學習中,我受益匪淺。”南師大附屬揚子中學教師周袁承說。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和老師一起上大學”科技創新教育實驗課程培訓是南京市中小學科技創新“星光計劃”在與南大校地合作項目中的又一次創新實踐。希望通過校地合作,為教師賦能,為學生搭臺,引導越來越多的南京學子,愛上科技創新,成為社會所需的棟梁。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