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揚州大學廣陵學院的大一新生談新宇報到時,除了行李箱之外,身上還挎著一個小型冰箱。原來,談新宇高二時被診斷患有I型糖尿病,每天都需要打胰島素,而這藥只能放在冰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
近日,江蘇揚州大學廣陵學院的大一新生談新宇報到時,除了行李箱之外,身上還挎著一個小型冰箱。
原來,談新宇高二時被診斷患有I型糖尿病,每天都需要打胰島素,而這藥只能放在冰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和家人決定買臺功率較小的車載冰箱放在宿舍里。
學校得知這一情況后,考慮到車載冰箱功率不穩定和宿舍安全等問題,決定送談新宇一個嶄新的冰箱,放在一樓值班室,方便他拿藥打針。
報到時,面對老師關于冰箱的詢問,瘦弱的談新宇第一句話是:“給學校添麻煩了,我這病有點不討喜?!?/p>
這句話透著心酸之余似乎也折射了現實,類似的身體問題,無論在求學還是求職時,很多情況下會成為阻力,甚至不少學?;蚱髽I對此都避之不及。
其實,有些學?;蚱髽I對健康風險的考慮和擔憂可以理解,但一味躲避和拒絕的態度和行為不免有些矯枉過正。
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疾病的人往往需要多于常人的努力才能達成目標,而一味的否定顯然對他們并不公平。
而且毫無疑問,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上,他們都更需要來自外界的理解和關愛。而偏見和疏離,只會給他們的心理上增添新的傷痛。
因此,對待他們正確的態度,其實還是應該像這個學校一樣,尊重理解并盡可能地為其提供幫助。看起來只是換個冰箱,但帶來的卻是春風化雨般溫暖。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學校不止教書,更要育人。而校園中的教書育人,不止于課堂上的諄諄教誨,也需要課堂下的潛移默化。大學是承載社會期待的地方,也是培養學生價值觀的地方。
如果肩負重要責任的大學,對于身體上不方便的學生,率先垂范的方式,是敬畏其尊嚴,體貼其不便,溫暖其生活,那必然同時也會為其他學生做出表率。
不只是學校,社會也應該盡可能減少對這一群體融入社會的排斥性規定,多一些包容和幫助,避免在心理上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
其實,到底該如何對待他們,比起言傳,學校如此“身教”,給了社會一個更溫情的參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