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山東教育者手記”,為山東大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那些觸動到你的瞬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白應嬋 策劃整理
編者按: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山東教育者手記”,為山東大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那些觸動到你的瞬間。(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澤市曹縣第一實驗小學教師 閆振常
有人說“教育是一場愛的澆灌,努力就會有收獲”,有人說“教育就像是單相思 ,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還有人說“教育就是默默無聞的奉獻,燃燒自己才能照亮別人”。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師的工作崗位上一年又一年地輪換,我卻始終說不好教育到底應該是什么?我想必定是在教育上待的時間還短,也必定是付出的還不夠多,所以才沒有多么深刻的體會。
教育是無條件地奉獻
如果非要說一說自己認識的教育是什么的話,我想教育應該就是教學工作的點點滴滴吧。做教育就是在點點滴滴的教學工作中付足“真心、真情、真愛”。對自己的教學初心如此,對待和自己朝夕相處的孩子們更是如此。
當然,我所理解的,還包括身邊的同事和孩子們背后的家長。六月是分別的季節,畢業的老師和孩子們會格外“真情流露”,送別的時刻我能最真切的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共處的過程中所付出的真性情。每每如此,學校教室到大門口的那段路最難走。
那條路很長,長得讓老師和學生們都不舍地哭了好久好久,那條路似乎又很短,短的幾分鐘就走到了頭。但是無論怎樣的“情緒翻騰”,無不是對最教育最好的詮釋,老師對學生傾盡所有,家長們自然是能夠感受的到,老師和老師們之間更是也需要“真心、真情、真愛”的相處,這種教育日常的“共情”我想就是有效教育的心得。
教育離不開愛和陪伴
在孩子們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離不開愛和陪伴,用心的關愛和陪伴才能讓孩子們“親其師,信其道”,才能讓學生樂于接受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
剛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是一年級下學期。孩子們又恰巧上了小半學期的網課,可以說上學期將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家學習的,對學校生活比剛剛入學的小學生好不了多少。適應能力強的孩子很快便能跟學習的節奏,但不乏特殊情況,班里有個學生本來學習就跟不太上,開學回來就更加不適應。
在和他的共同學習過程中,我不再急于求成,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真心關愛、耐心陪伴,耐心地給他講知識、養習慣。后來,他會經常問我一些他不太會寫的題目,還會問我“老師您的孩子幾歲啦?”我想一定是他感受到了我的師愛,所以才會真心的問我一些各式各樣的問題吧。我想未來的某一天,他也一定會和其他孩子一樣,在學習的路上,并不曾落下。
教育需要指引與鼓勵
無論是那個年齡段的人,都不開良師益友。小學的孩子們在求學的路上更是離不開老師的引導與鼓勵。在教學中優秀的孩子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和鼓勵,待優的學生更需要,我始終相信,孩子們的自信心是再一次次的鼓勵中建立起來的。
我們應該客觀看待學生間的差異,在孩子們學習吃力的時候,幫孩子們找準努力的方向,解決掉知識上的“攔路虎”,對確實有困難孩子,必要的時候拉一拉,再發自肺腑地給孩子們加加油、鼓鼓勁,才是作為老師應該做的工作。
在學習認識時間“簡單的時間計算”時,對低年級的孩子確實造成了不少的麻煩,李琪琪(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員。她是在學時間計算的時候講了幾次依然出錯的同學,于是我開始單獨找她聊天,發現她根本一點也不理解,對計算的方法一點也學不會,一段時間下來在學習上表現得非常不積極和不自信。
于是我便嘗試了另外一種策略,既然加減計算的方法學不會,就用麻煩一點的數一數的方式,我在鐘表圖上給她講:加多長時間就是向鐘表指針走動的方向數多少個格,例如10分就是分針走10個小格,而走一時就是時針走一個大格。減多長時間就是從給定的時刻開始向指針走動相反的方向用同樣的方法數格子。盡管這種方法比較麻煩,但經過點撥她總算是能數對了。
在一次課堂上,她非常準確地回答了一道這樣的比較有難度的題目,我特別驚訝和欣慰,并發自肺腑的給她點贊,表揚了她,班里的同學也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那一瞬間我能感受到她的自信與篤定,我相信后面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一定不會難倒她。
一次課下,她再次主動找到我說:“閆老師,現在我不僅會數時間,還會計算時間了。”
我驚訝的問:“你怎么會的?”
她說:“數著數著就會啦。”
我聽完很欣慰,雖然她并沒有說明白她是怎樣突然學會算時間的,但我仿佛知道了答案。學習中,總有無數個瞬間,讓我們迷惑、無解,慢下腳步,多換幾種思路嘗試引導不同的孩子,然后給孩子們無條件的支持、信任與鼓勵,或許他們真的能給我們帶來些許驚喜,給教學工作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教育是一件非常偉大而光榮的工作,它讓一個個懵懂少年在千錘百煉后變得意氣風發。教育更是一件平凡到毫不起眼的工作,它是再平常不過的和學生們相處的點點滴滴,整個過程有歡笑、有淚水、有成功更不乏失敗,但只要是經歷了、傾盡所有的努力了就不會有遺憾。
此刻,我覺得小學教育是一抹清香,可能這清香一下子就消失了,都不會留下些許痕跡,也可能這段經歷永遠都不會被別人提起,但我深信,教育是有信仰的,這讓所有的人對這段人生起始階段的奠基的教育受益終身。作為一名老師,請更加堅守本心,請在一件又一件平平淡淡,瑣碎無比小事中,不負年華,不負少年。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