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武少民 李家鼎“老師,紅軍來過我們這里嗎?”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王家鎮中心小學校暑期托管班的課堂上,孩子們舉手提問。天津大學星火支教隊隊員牟子涵隨即播放了一段紀錄片,接著講述,“1935年,中...
記者 武少民 李家鼎
“老師,紅軍來過我們這里嗎?”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王家鎮中心小學校暑期托管班的課堂上,孩子們舉手提問。
天津大學星火支教隊隊員牟子涵隨即播放了一段紀錄片,接著講述,“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經過珙縣,開倉分鹽……”
為了上好這堂課,星火支教隊進行了特別的備課。隊員們頂著烈日,踏上紅軍曾經走過的山路。亂石嶙峋,高低不平,隊員們深一腳淺一腳,陡峭處手腳并用。“親身體驗,讓我們對長征精神有了更深理解,將所思所感融入課堂教學。”牟子涵說。
2016年起,一批批天津大學學子奔赴珙縣開展支教活動,10年來累計服務超過2000名鄉村學子。
今年的“星火”,有不一樣的亮色——精心打磨的“在地化”課程。教室外,潔白的花朵被細心收集,成為自然課上生動的標本;美術教室里,藍靛在白布上暈開,孩子們用蠟染技藝展現家鄉……今年,支教隊還開展了“星火照相館”活動,為孩子們拍攝笑臉照。得知天津大學即將迎來130周年校慶,孩子們紛紛繪制圖畫,作為禮物送給支教老師。
“支教活動使孩子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王家鎮中心小學校副校長高靖說。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