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聯(lián)合新京報社發(fā)起的“我重讀了一部經(jīng)典”活動啟動。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大學生回歸經(jīng)典,再次深入研讀文學、哲學、歷史等領域的經(jīng)典作品。新京報將每月對活動投稿作品進行遴選...
翻開梁曉聲的《人世間》,仿佛推開了一扇通往舊時光的門,撲面而來的不僅是鄰里間的家長里短,也是平凡人在時代浪潮中奮力前行的身影。本書三部曲以周家三兄妹的人生軌跡為脈絡,串起了中國社會近五十年的滄桑巨變,讓我們在字里行間看到了普通人身上閃耀的人性光輝,也觸摸到了強勁的時代脈搏。
“光字片的冬天總是來得格外早,家家戶戶的窗玻璃上結滿了冰花,像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畫。”書中對東北市井生活的描寫細致入微,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在那個物資匱乏卻充滿溫情的年代。周家人圍坐在簡陋的土炕上,吃著簡單的飯菜,分享著一天的喜怒哀樂;鄰里之間相互幫襯,誰家有個難處,大家都會伸出援手。周家一家人在困境中相互扶持,永不言棄,正是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支撐著他們走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卻讓我感受到了最樸素真摯的人間真情。
在時代的變革中,周家三兄妹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大哥周秉義一心為民,在改革的浪潮中勇挑重擔;二姐周蓉為了愛情遠赴貴州山區(qū)支教,將青春獻給了教育事業(yè);小弟周秉昆始終堅守著內(nèi)心的善良,用自己的雙手努力生活。他們的故事,是無數(shù)普通人的縮影。在時代的洪流中,有人順流而下,有人逆流而上,但無論遭遇怎樣的艱難險阻,都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世間》讓我重新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與美好,也讓我明白,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善良、正直、勇敢這些美好的品質(zhì),永遠都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該書對人性的刻畫展現(xiàn)出豐富層次,尤其在描寫個體與時代洪流對抗時,角色們展現(xiàn)的樂觀與善良成為穿透苦難的精神光芒。
合上書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描寫人性的真實與復雜細致入微,周家境況讓人身臨其境,為其焦頭爛額,為其歡欣鼓舞,為身邊人、身邊事而苦惱、憤懣,卻又隨之振奮、充滿希望。《人世間》讓我看到了普通人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與偉大,也讓我懂得了珍惜當下,感恩生活。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帶著書中傳遞的這份力量,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努力書寫屬于自己的“人世間”。
文/杜晨 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學生
編輯 王碩
校對 柳寶慶
來源:本文內(nèi)容搜集或轉(zhuǎn)自各大網(wǎng)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zhuǎn)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wǎng)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