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踏入特教這方充滿愛與挑戰的沃土,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如同一位堅韌的園丁,默默耕耘了31個春秋。她用愛的絲線修補著天使的折翼,用專業與愛心,照亮聾生和智障學生成長的道路...
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踏入特教這方充滿愛與挑戰的沃土,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如同一位堅韌的園丁,默默耕耘了31個春秋。她用愛的絲線修補著天使的折翼,用專業與愛心,照亮聾生和智障學生成長的道路,為特殊兒童撐起了一片廣闊的天空,引領他們綻放生命的光彩。她,就是濟南市章丘區特殊教育學校優秀教師——王秀紅。
三尺講臺 躬行耕耘
面對存有認知等多方面障礙的特殊兒童,教育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方法,在多年的聾教育及培智教育生涯中,王秀紅老師潛心教學,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將枯燥的知識融入到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
2010年,因工作需要,王老師從一名聾教教師轉為啟智部一年級生活語文及勞動學科教師,并兼任班主任。開學的第一節課,她就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全班10個孩子亂作一團,哭鬧的,發呆的,又蹦又跳的,甚至還有孩子啃咬著自己的手指,咬得鮮血淋漓……一時讓人束手無策,也更讓她心疼不已。她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經驗及所學,教育和幫助這群折翼天使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她協同任課老師,根據每個孩子的特征及學習需求,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標,從所教課程入手,運用游戲方法,加強情境教學,日復一日不厭其煩地教孩子們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從認識班級、同學,到學會穿衣吃飯、系鞋帶、做飯,懂得講文明講禮貌,還在繪畫、舞蹈、手工編織等藝術方面展露出了各自的特長,逐漸成長為陽光自信的好少年。
為提高教學能力,王秀紅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她根據學生特點,編寫了中年級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學資源,主持完成了《低年級智力落后兒童語言康復訓練方法的探索》課題研究。所執教的課例先后榮獲濟南市特殊教育優質課一、二等獎、電教融合課一等獎,并多次獲得校優質課一等獎。她的課堂,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愛的海洋,她用真誠和熱情感染著每一位學生,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勇敢追夢。
用愛堅守 靜待花開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2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王老師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她像母親一樣關心、呵護著每一名孩子,教他們用餐,幫他們洗衣服、洗澡,用無微不至的關懷溫暖著孩子們的心靈。
一個秋日,王秀紅老師正在上課,突然一名學生肚子疼的大汗淋淋,急需治療,王老師關切的為孩子舒緩緊張情緒,并跟隨校車及時將孩子送到醫院。由于孩子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又是殘疾人,她便臨時擔負起了孩子母親的責任,跑前跑后陪孩子檢查治療,給孩子喂水喂飯。一心照顧生病的學生,忙得忘了時間,直到晚上家人打來電話,她才知道女兒放學后在校門外等了她一個多小時。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陪伴左右,始終是她堅守的育人準則。
學生小輝是插班生,剛到學校時,特別靦腆,和別人說話時總是低著頭,聲音非常小,缺乏自信。小輝媽媽也有智力殘疾,無法照顧孩子,爸爸還要外出打工維持一家人生活。從此,王老師便多了一個孩子。小輝的家庭特殊,作為班主任,她對孩子更多幾分關注,與小輝一起聊天,隨時關照他的生活,讓小輝逐漸變得開朗起來。為幫助小輝培養自信,融入集體,王老師還讓他當班長,做自己的小助手,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為讓靦腆甚至是有些抗拒的小輝參加學校鼓樂隊,王老師親自帶他一起旁觀體驗,一次、兩次、三次......讓他從不好意思抬頭,到逐漸感興趣,到終于成為鼓樂隊的一員。在老師的鼓勵下,小輝刻苦練習,哪怕手磨破也咬牙堅持,成為學校最出色的鼓樂隊員,在濟南市中小學生藝術節特教專場匯演中榮獲一等獎。
在學生的心中,王秀紅老師是老師,更是媽媽;在家長的眼中,她是值得毫無保留托付信任的教育引路人;而對于王秀紅老師自己而言,這份特殊教育事業,承載著她矢志不渝的深沉熱愛。她用31年的堅守,詮釋了特教教師的責任與擔當;用無私的愛,點亮了特殊兒童的希望之光。她所教的學生中,一名學生被評為“齊魯環保小衛士”,兩名學生被評為“濟南市美德少年”,多名學生被評為“濟南市優秀學生”“濟南市優秀學生干部”,“章丘區優秀少先隊員”“章丘區十佳少先隊員”。她所帶任的班級先后兩次被評為“濟南市優秀班集體”,她本人也榮譽滿載,曾三次被評為“章丘區優秀教師”“濟南市優秀班主任”,多次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但對她來說,最大的榮譽莫過于學生對她那份師愛的回饋和家長的深切信任。
前路漫漫亦燦爛,跋涉在特殊教育的領域,雖然不能收獲桃李滿天下的芬芳,但王老師愿永遠做那提著燈盞的引路人,以愛為光,為特殊兒童照亮前行之路,助力孩子們展翅翱翔,逐夢未來。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