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棟,今天上學要聽誰的話呀?”“要聽許老師的話?!薄胺浅?,這樣才是一個好寶貝!”每天上學路上,聶旭棟都要進行一場這樣的對話。既是一次強化,也是一次鼓勵。之后便一個人下車、拎起書包、和姥...
“棟棟,今天上學要聽誰的話呀?”
“要聽許老師的話?!?/p>
“非常對,這樣才是一個好寶貝!”
每天上學路上,聶旭棟都要進行一場這樣的對話。既是一次強化,也是一次鼓勵。之后便一個人下車、拎起書包、和姥姥姥爺說再見,然后壯碩的身姿伴著堅定的步伐,一個人走進學校開始自己一天的學習生活。
事非經過不知難??此破降瓱o奇一幕生活“情景劇”。但誰能想到他在一年前還是一個全日陪讀的“大寶貝”。自理能力差、長輩的過分不放心、自己所求的無限供給等等,讓我們始終一個百個不放心他自己能否“自立”?這些被班主任許燕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一次次找到我們,談棟棟的轉變、談孩子的能力、談身邊的例子……。焦急但包含溫情的話語,一點點打消了我們顧慮:或許,我們可以放手讓孩子試試,學校和家庭聯合扶他走出一條“自立之路”。
于是,變化就這么一件件的發生了。日常生活中,從起床、穿衣、洗涮、收拾自己的物品,到吃完早餐、在路邊等著姥爺的車來接自己……;學校學習中,從不讓姥姥離開到一個走進學校后轉身堅決不失禮貌地讓姥姥回去;集體活動中,從站在一邊茫然無措到笑嘻嘻拿起工具主動參與……。
一切都這么順暢,仿佛自然而然地發生,但是其中的艱辛和付出讓我們清楚地知道許燕老師和學?!暗叵鹿ぷ鳌钡姆萘亢蛢r值。
通過孩子走上“自立之路”的歷程,也讓我們有了更深的思考:在這些不一樣的孩子們教育的路上,每個家庭和家長都不認命不服輸,一路走來吃了不少苦,但特殊兒童的教育不是解題,它沒有成熟可用的一套公式。你只能自己找答案。作為他們這個特別不一樣小家伙的家長,第一條鐵律就是加強與學校、與老師的聯系,沒有最密切只有更密切的聯系,這才能走出正確的第一步。像在黎明學校,許燕老師會定期和我們聊一聊孩子們的表現、提前一些在家庭生活中我們忽略的細節和教育小技巧。這體現了學校立德樹人的校風和許老師敬業愛生的職業素養。但,僅有感動和接受只是開始。接下來,一定要和老師保持緊密聯系,及時反饋老師提醒后孩子們的表現,讓老師們也知道這些措施是否是正刺激;如此一來,家校就實現了高質高效的互動,能夠全面利用家庭和學校時間做密集、良性引導,做全方位無死角教育干預。
同時,作為家長也要深刻地認識到:家庭才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干預場所。學校的教學往往側重系統性和專業性,而在生活化、情景化場景更多的是在家庭,這就需要我們家長結合學校教育的目標和要點,在家中進行補充,把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得到鍛煉和提升。
我們也深知,走“自立之路”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孩子還有很多技能需要一點一點繼續“解鎖”。我們更加深信,在學校、在老師們的關心和指導下,這些 “困點難點”都將是家校攜手、可以持續轉換的“成績”。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