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來自遼寧沈陽的5年級學生申璧函登上了央視新聞。此前,申璧函拾金不昧的新聞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受到了大眾的關注與點贊。當地警方還特地選在升旗儀式時,為申璧函頒發“拾金不昧”獎,并送上了...
3月10日,來自遼寧沈陽的5年級學生申璧函登上了央視新聞。
此前,申璧函拾金不昧的新聞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受到了大眾的關注與點贊。當地警方還特地選在升旗儀式時,為申璧函頒發“拾金不昧”獎,并送上了獎杯。
申璧函的老師和同學們這才知道,他做了一件大好事。
圖:申璧函獲獎
2月22日,申璧函和他的媽媽薛女士正走在回家路上,他突然朝薛女士喊了起來,“媽媽快看,錢”。薛女士回身走向兒子,看到小區的圍欄上掛著一個綠色的帆布包。
申璧函說,那個綠色的布包被刮破了一塊,露出了里面的錢,他湊近一看居然都是錢。因為包掛得比較高,他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將它取了下來。
薛女士接過兒子的布包,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發現這個包還挺沉的。她再打開一看,里面還真的裝了不少錢,估摸著能有20多捆。
這么一筆巨款“拿”在手里,讓薛女士心里犯了難:是誰把錢放在這,這筆錢又該怎么辦。
這時候,申璧函向媽媽說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他認為,他們可以在原地先等等,或許失主發現了會回來找。這么大一筆錢放在這不安全,別人來了或許會把這筆錢占為己有。
小璧函當時心里想,自己丟錢也會著急,那同樣的,丟了這么大一筆錢的人肯定也很著急。這筆錢對于失主來說,可能是攢下來的一筆積蓄,也可能是一輩子才能掙到的錢。
圖:申璧函在課堂上發言
據薛女士回憶,事發當天街上人很少,拿著這么大一筆錢,她怕自己和兒子在大街上不安全,于是打電話叫來了丈夫。薛女士的丈夫申先生趕到現場后,確認了錢的真偽。他表示,自己平時經常送貨,接觸的錢比較多,他一看這錢就知道都是真的,而且數量也很多,有二三十捆。
申璧函一家三口在那等了能有二十多分鐘,卻遲遲沒見到失主。于是,薛女士便給兒子的舅舅打了個電話,把他也叫了過來。
幾個人商量之后決定,因為天氣比較寒冷,薛女士帶著小璧函先回家,申先生和申璧函的舅舅則帶著錢去了派出所。
經警方現場查驗,申先生送來的這筆錢一共有26萬元,但由于事發地點屬于監控死角,所以當時并未立即找到失主。
細心的辦案民警發現,捆扎帶上有一個印章,上面的姓氏比較特別,并借此找到了該名銀行工作人員。經過比對銀行錄像,警方很快鎖定了失主。
圖:銀行監控視頻畫面
但當警方與失主聯系時,對方說出的話卻讓辦案民警一下懵了。失主一開始說他當天沒取錢,一會又說只取了2萬零花錢,最后干脆直接說自己不差錢。
據辦案民警介紹,他在和失主通話時發現對方的狀態好像喝了酒一樣,表達不清楚,便想讓對方的家人接電話,但遭到了拒絕。
隨后,警方聯系了失主所在社區,想要核實他的相關信息。社區書記告訴民警,失主由于和妻子離異,精神上產生了一些問題,不能真正表達自己的意思。
于是,警方聯系了失主的父母,前來派出所領走丟失的現金。
得知找到失主的消息后,申璧函很開心,他表示,這是人家的動遷補償款,是他們唯一的錢,而他們現在找到了這筆錢。
圖:失主父母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當天,公益組織給申璧函頒發了“天天正能量特別獎”的獎狀,還給了他一筆1萬元的獎金。收到獎金的第二天,薛女士帶著申璧函到銀行,將獎金存到孩子自己的賬戶里,由孩子自己支配這筆錢。
但在申璧函眼中,父母掙錢辛苦,他不會亂花錢。雖然錢能買到很多東西,但金錢卻買不了榮譽、健康和品德這樣更珍貴的東西。
部分素材綜合自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沈陽晚報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