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正在進行拆遷作業的工人對記者表示,拆遷工作將會持續到明年。屆時將對學校圖書館大樓的尖頂部分整體除去,其余部分保留。撰 文 | 張 安近日,藍鯨教育接到爆料稱,北京吉利學院目前正在拆遷。將會有...
一位正在進行拆遷作業的工人對記者表示,拆遷工作將會持續到明年。屆時將對學校圖書館大樓的尖頂部分整體除去,其余部分保留。
撰 文 | 張 安
近日,藍鯨教育接到爆料稱,北京吉利學院目前正在拆遷。將會有一半的校園用地先期給到北大創建分校,剩下的一半將在現有學員完成大學學業后,也歸入北大。
自此,這家創建了近20年的民辦大學進入了倒計時。
在校生一旦全部畢業
學院辦學或將終止
藍鯨教育來到吉利學院走訪看到。正值期末考試前夕,吉利學院內的學生絡繹不絕。一名學生對藍鯨教育指出,目前吉利學院的辦公場所很快將會被北大接收,在讀學生將會在學校的西部區域繼續學習,直至畢業。吉利學院第一食堂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食堂將會繼續營業到明年6月份,第二食堂已于數月前關閉。此后,現有吉利學院的學生將會轉到第三食堂用餐。
(吉利學院位置圖)
一位正在進行拆遷作業的工人對藍鯨教育表示,拆遷工作將會持續到明年,屆時將對學校圖書館大樓的尖頂部分整體除去,其余部分保留。
(拆遷圖)
事實上,早在2016年就有媒體報道,北大將會使用吉利學院現有校區建設北大分校。北大校長林建華曾公開表示,目前燕園承載的師生規模、建筑、宿舍樓等都超標40%。2017年末,一份《北京大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建設方案》中明確提出北京大學將會推動懷柔校區、吉利校區建設。換句話說,吉利學院現有校址將會成為北大的新校區之一。
回顧吉利集團的創辦史會發現,在其創辦的20余年中,在教育領域的動作頻頻。此次拆遷的吉利學院僅是吉利集團旗下教育布局的一部分。
數據顯示,自1997年,吉利集團創辦了浙江吉利教育中心,此后逐漸演變為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也是我國首家以汽車冠名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此后,吉利集團于2000年成立北京吉利學院,學院下設汽車工程學院、商學院、人文與設計學院、運動與健康學院、博雅學院等五個二級學院,以及29個統招本科專業和20個高職專業。也已達成216個校企合作項目。
目前,吉利集團旗下共擁有8所院校,在校學生超過5萬人。注:其他學院為三亞學院、三亞理工職業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汽車工程學院等。
值得關注的是,吉利集團旗下的浙江汽車工程學院已畢業研究生432人,出站博士后9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78人,在站博士后4人。
馳于東風?
車企巨頭如何布局教育
從政策層面來看,近年來,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利好政策不斷。從2014年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到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再到今年4月份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不僅體現了國家對職業教育領域的重視,更為企業指明了具體方向。有趣的是,吉利集團布局教育領域的時間遠遠早于政策、產業和資本利好的時間節點。
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公開表示“吉利的創業史也是一部教育史”。
吉利集團最近一次在教育領域的布局是在2019年5月——成立浙江吉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魏梅。大股東是浙江吉利汽車實業有限公司,股權占比100%;疑似實際控制人為李書福,總股權比例為91.08%。
藍鯨教育發現,類似吉利集團這樣的車企布局教育產業,并非標新立異之事。諸如北汽集團、東南汽車等公司均在教育教育領域有過不少布局,明顯不同的是,吉利汽車對教育領域的布局無疑是最深的。李書福也表示過,“到今天為止,吉利唯一跟別人不一樣的就是我們有強大的教育培訓系統”。
僅以近年來興起的汽車評估師職業為例。一名資深汽車評估師對藍鯨教育介紹,在他接觸到的汽車評估師里,有不少就是來自吉利學院的畢業生。同時他也指出,一名在院校專業學習過的學生,從職場新人到可以完全獨立工作,只需要有200輛汽車的評估經歷即可。而一個完全的新人,在職場上的培養周期短則半年,長則一年,成本明顯高過前述職業。瓜子二手車給出的數據進一步進行了佐證,目前新人薪酬范圍在6K-12K之間。市場所給出的最高報價有達到15K左右。另一評估師坦言,在實際工作中,工資和業績掛鉤,所以實際的工資范圍可能更高,甚至到20K都有。
對于吉利集團來說,辦學模式就是面向市場,以就業為導向。據介紹,吉利汽車校園招聘員工中,目前有11%來自吉利控股集團旗下院校。
對于校企合作未來趨勢,網易有道戰略投資部負責人廖豐對藍鯨教育表示:2020年,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賽道將獲資本持續看好,特別是針對服務業、專業技術方面的新職業方向,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大,發展前景廣闊。
吉利集團背靠強大的車企底蘊,教育布局將如何加深,此次創辦教育公司又將會有什么新動作,值得期待。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