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法院新京報小記者的實訓基地活動開設以來,已經為上千名中小學生提供了體驗法官職業、沉浸式學習法律知識的機會。
小朋友們遭受網絡欺凌時該怎么辦?網上充斥的盲盒文化和賭博有什么關系?7月9日,在第二十四屆新京報小記者活動中,來自北京多所小學的新京報小記者來到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通過與法官的交流、采訪,了解如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朝陽法院特別邀請了兩位資深的退休法官,通過舉辦小型發布會的形式,讓小記者們深入了解法官這一職業以及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朝陽法院特別邀請了兩位資深的老法官,和小記者們深度交流。 尚涵霄 攝
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感受法庭莊嚴
“朝陽法院是大體量法院、工作節奏快、案件類型新。因此,能考進法院的干警們都是非常優秀的,能在朝陽法院把工作干好的干警們,那是優秀中的優秀,就像來到現場的小記者一樣,也是北京市優秀的小學生們。”活動現場,朝陽法院政治部干部黃碩帶領小記者們了解了法庭的設置以及法袍的設計特點,讓大家感受到司法莊嚴。
本周開始,北京中小學生迎來長達近兩個月的超長假期,假期中“觸網”是大家避不開的話題。朝陽法院王四營法庭法官助理劉美辰圍繞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簡稱《條例》),現場為小記者們作詳細解讀。
“相信在暑假中,大家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機會都很多。學習、聽音樂、玩游戲、聊天是近幾年在未成年人中排名靠前的網絡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在拓展孩子們學習、生活空間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風險。”劉美辰表示,這些風險包括影響專注度與學習能力、宣揚低俗價值觀、網絡上癮沉迷等負面影響,甚至存在未成年人在網絡上被侵權、被違法犯罪等風險。因此,強化法治保障,是保護未成年人上網安全的重中之重。
朝陽法院王四營法庭法官助理劉美辰解讀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 尚涵霄 攝
《條例》是我國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在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拒絕網絡欺凌、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保護個人信息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劉美辰結合具體的案例和《條例》中的內容,提醒孩子們在使用網絡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內容,包括不要接觸暴力、色情或其他不適當的內容,不要泄露隱私,警惕電信詐騙風險等。
小女生利用父親的賬號充值了不良內容網絡漫畫,父親起訴相關平臺要求退費;一位中學生被同學通過網絡污蔑為炫富,大膽起訴維權;小學生沉迷于網絡,關注300多個游戲賬號消費逾三萬余元……在劉美辰的講述中,這些真實的案例都在提醒未成年人警惕網絡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劉美辰告訴大家,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可以生成極其逼真的虛假視頻、圖片和聲音,使得辨別真假變得非常困難。孩子們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接觸到這些偽造內容,甚至被欺騙或傷害。
和退休法官深度交流,了解如何成為一名合格法官
“擇一事,終一生。”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退休法官鄒學東和侯純英,通過小型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和小記者們深度交流。鄒學東曾于2007年擔任朝陽法院副院長,如今已經73歲高齡,侯純英1954年出生,上世紀八十年代便在朝陽法院工作,歷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副庭長、庭長。
“與您親人有關的案子,您會公平審判嗎?”“我玩游戲時也被騙過60多塊錢,這些錢能要回來嗎?”“在您審理過的案件中,有沒有讓您印象特別深刻的?”“怎么才能成為一名法官?”“小學生為什么要學習法律?”長達一個小時的交流中,小記者們紛紛舉手提問,不少問題引發了兩位老法官的深度思考,并一一認真作答。什么是審判員回避制度,法官的工作職責是什么,法官的審判流程是什么……兩位資深法官給小記者們詳細解答了這些問題。
鄒學東和侯純英分享了成為合格法官的三個關鍵要素。 尚涵霄 攝
在采訪中,鄒學東和侯純英分享了成為合格法官的三個關鍵要素,包括正直的理念、努力學習、熟悉法律和了解人情、生活。同時,他們強調,法官必須講政治,在處理民事案件時,要深入了解民意,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同時,法官的社交圈也應被重視,避免影響公正執法。
“小記者們的法律意識還是很濃厚的,不少問題能讓我感受到他們是動了腦筋的,不少孩子還表達了對法官這份職業的憧憬,能夠和孩子們有這樣的交流,我感覺很高興,也很激動。”活動結束后,侯純英向記者說道。羊坊店中心小學四年(4)班的楊光明是第一個提問的小記者,他表示參與此次活動收獲滿滿。“能夠和退休老法官面對面溝通,讓我學到了很多法律知識,比如法官說,他們遇到親屬參與的案件會回避,也告訴了我們成為法官所需的基本能力。”楊光明說道。
朝陽法院作為新京報小記者實訓基地,已經為上千名中小學生提供了體驗法官職業、沉浸式學習法律知識的機會。每年寒暑假,朝陽法院的法官和法官助理們都會迎接來自北京市各大中小學的同學們參加普法活動。“朝陽法院一直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普法工作,多年來持續與新京報小記者項目合作,在寒暑假為孩子們提供有趣味性的普法活動。”黃碩說道。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