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北京市石景山區文化館從事京劇推廣工作的楊強,常年堅持深入學校、社區推廣和教授京劇表演以及京劇臉譜藝術,為石景山區培養了大批各年齡段的京劇藝術愛好者和臉譜繪畫愛好者。
楊強在教學生學習勾畫臉譜(1月8日攝)。
京劇臉譜是一種寫意和夸張的藝術,在吸收各地地方戲劇臉譜特點的基礎上,經過一代代京劇演員的探索和研究,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妝譜式。北京現有的京劇臉譜流派包括翁派、劉派、汪派、高派等。
1973年出生在戲曲世家的楊強,自幼學習京劇表演,曾是專業的京劇演員。在多年的舞臺表演經歷中,他感悟到了京劇臉譜繪畫藝術的精妙。2006年,楊強拜京劇翁派臉譜畫家田有亮為師,開始鉆研京劇臉譜繪畫,并成為北京市石景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劇臉譜(翁派)繪畫技法”的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
翁派京劇臉譜繪畫技藝起源于京劇舞臺,卻獨立于戲曲之外,既可用于舞臺表演,也可作為繪畫風格。楊強在熟練掌握翁派繪畫技法的基礎上,既尊重人物原貌也用夸張的手法,巧妙地將人物的身份、相貌和性格特點表現出來,繪制手法不斷向多元化發展。
目前,在北京市石景山區文化館從事京劇推廣工作的楊強,常年堅持深入學校、社區推廣和教授京劇表演以及京劇臉譜藝術,為石景山區培養了大批各年齡段的京劇藝術愛好者和臉譜繪畫愛好者。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楊強在教學生學習勾畫臉譜(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楊強在教學生學習京劇表演(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楊強在石景山區文化館進行京劇臉譜創作(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楊強在石景山區文化館進行京劇臉譜創作(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楊強在石景山區文化館展示他創作的京劇臉譜繪畫作品(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楊強在石景山區文化館為市民講解京劇臉譜藝術(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楊強在工作室內整理京劇演出服裝(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拼版照片,左上左下右上圖為楊強的京劇臉譜繪畫作品(1月8日攝);右下圖為楊強在石景山區文化館展示他印在綢布上的臉譜作品(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楊強在石景山區文化館為學生和市民們講解他創作的京劇臉譜繪畫作品(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楊強帶領來中國比賽的國外乒乓球運動員學習繪畫京劇臉譜,并一起展示繪畫作品(2024年9月28日攝)。
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