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明確天津市人民政府的主導地位,以及教育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等各方職責。
根據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天津市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由天津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于2024年1月16日通過,將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條例》所稱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是指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推進,促進職業教育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的人才、創新、技術、資本、管理等要素雙向融合,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活動。天津市行政區域內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以及相關活動,適用該條例?!稐l例》明確天津市人民政府的主導地位,以及教育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等各方職責。
其中,天津市教育部門、科技部門應當引導高等職業學校和實施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將企業生產一線實際需求作為工程技術研究選題的重要來源,服務企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研發,建立學校、科研機構、行業企業等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促進創新成果和技術產業化。市教育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專業與產業需求匹配制度,布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民生急需專業,支持職業學校建設高水平專業(群)和特色專業(群)。職業學校應當按照天津市產業布局和行業發展需要,完善高水平專業(群)和特色專業(群)建設,加快培養人工智能、綠色石化、汽車、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需要的新興專業和托育、護理、康養、家政等民生領域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
人才培養方面,《條例》提出,天津市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行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人才需求預測結果,結合實際發布本行業實習與學徒崗位需求信息,引導企業根據自身條件設立相應的崗位。市教育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拔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選拔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本科高校經資格推薦、文化考試以及技術考核的程序,自主招收優秀中高職畢業生、生產一線優秀員工就讀職業教育本科專業;聯合重點行業企業,以校企合作項目制方式,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支持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公共實訓中心以及企業公共實訓基地等面向社會開放培訓資源。
《條例》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辦學方面提供了依據,企業等社會力量可以以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與職業學校依法合作建立實體性的二級學院、產業學院或者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能培訓基地等辦學機構和辦學項目。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應當指導、支持所監管企業依法參與和舉辦職業教育,促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
服務和保障方面,《條例》明確,天津市人民政府整合設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用途,包括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學生和教師在企業開展實習實踐;專職兼職教師培養培訓;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開展教學資源建設;其他促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活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專項資金可以采取政府投入、企業支持、社會捐助等方式籌集,財政涉企專項資金可以優先用于支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天津市教育部門應當會同市財政部門及其他市資金管理部門制定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專項資金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加強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管理。審計部門應當依法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開展審計監督。
《條例》也夯實了法律責任,其中明確,學校和企業騙取、套取政府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獎勵補助或者財政、金融、稅收、用地等優惠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理,相關信息納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記入相關單位和個人的信用檔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