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在“全面增強首都人才凝聚力”中提到“支持企業與在京高校院所共建產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學科實驗室,加快培養高精尖產業繼續緊缺人才。”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在“全面增強首都人才凝聚力”中提到“支持企業與在京高校院所共建產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學科實驗室,加快培養高精尖產業急需緊缺人才。”
對此,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澤廷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報告中將“教育、科技、人才”擺在了突出的位置,建議還要從頂層謀劃上打通校企協作、校地協作中面臨的回報周期長、利益分配機制不眀確等“腸梗阻”問題。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澤廷。 新京報記者王飛 攝
推動校企融合還需政策引導
“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到教育科技人才的,我數了數大概有34項,占的比重還是比較大的。建議有頂層謀劃來將教育、科技、人才服務首都高質量的‘腸梗阻’進一步打通。”姜澤廷說道。
為何稱為“腸梗阻”?應該如何打通?姜澤廷解釋說,科技成果的轉化不是短期就能實現的。他以制藥為例,從實驗室到投放市場一般需要十年以上的周期。因此,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中也面臨成果轉化周期長、利益分配不明確等問題。
“企業希望能夠盡快見效,高校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實驗室的成果怎么能更加符合市場的需求,在面臨長周期的規律中,需要政府引導高校和企業以更加長遠的眼光和定力,讓人才培養更有競爭力。”姜澤廷表示,目前校地協作、校企協作以及政產學研用的貫通等都有“點上的協作”,以后需要更好的機制以實現長效發展。
北工大將以實際行動服務高精尖產業發展
北京工業大學在市屬高校分類發展中被確定為研究型高校。針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高精尖產業發展的內容,姜澤廷建議要對高精尖產業進行科學評估,對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進行謀劃。
姜澤廷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北京工業大學正在組建這樣的課題專班。2023年的重點任務就是,依托該校現有的未來產業研究院、區塊鏈研究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研究院等智庫,對首都高精尖產業進行評估。圍繞產業成效在哪兒,短板弱項在哪兒等問題,進行國際國內的比較,并對未來高精尖產業進行分析預判。
在采訪中,姜澤廷著重提到了新能源智能汽車和新能源智能建筑。他認為,從智能手機到智能汽車,再到智能建筑,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產業鏈條,北京要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瞄準安全韌性、綠色低碳、智慧宜居的發展方向,發揮人才智力優勢,開展有組織科研,在底層技術攻關、新能源新材料應用、產業標準制定和政策引導、應用場景示范等方面先行先試,面向未來謀劃主導產業,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和政策鏈的深度融合,以技術升級帶動產業升級,以體驗升級帶動消費升級,爭取領跑優勢。
“對首都和國家經濟發展起重大推動作用的產業升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作為市屬高校排頭兵,北工大要走在前做表率。”姜澤廷表示。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