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教師們傳授的不僅僅是科學知識,更是科學方法、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
人類的祖先是魚嗎?我們該如何理解宇宙?自然界中的“力”到底是什么?……7月20日起,每周三至周六晚8點,《科學公開課》(第二季)將正式開播。暑期,全國中小學生們將在這檔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為青少年聯合打造的純公益、全開放的科學教育課程中“游覽”科學世界。
內容緊貼社會熱點,課程精心雕琢錘煉
如何用概率論來揭示事物的規律?太陽的研究如何引導了現代科學的進步?7月17日下午,在《科學公開課》(第二季)宣傳片中,記者看到,汪景琇、童慶禧、嚴加安3位中科院院士,以及19位科研人員和李永樂等網紅青年教師逐一上陣,對孩子們關心的科技問題娓娓道來。
據中科院科學傳播局科普處處長馬強介紹,本季《科學公開課》制作前對廣大師生和家長進行了大量調研,緊貼社會熱點,課程由第一季的科技熱點、動物植物、數理科學,調整為探秘宇宙、生命演化、物質微觀機理、數學與計算技術四個課程系列,從對太陽的研究,到對銀河系的認識,再到對宇宙的理解;從海洋魚類的誕生,到陸地爬行動物的演化,再到早期人類的遷徙;從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宏觀世界的物質材料;從簡單數字里的神奇規律,到計算技術的橫空出世,科學家教師們傳授的不僅僅是科學知識,更是科學方法、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
不僅內容精彩,科學課也嚴把質量關,一如中科院的嚴謹治學精神,據馬強介紹,《科學公開課》每節課都由專家團隊精心雕琢和錘煉,除經過PPT審核、PPT美化、課程試講、課堂錄制、剪輯校對等常規制作流程外,還經過工作組初審、專家審核、工作組終審才能成片。而學生們在觀看過程中,如有任何疑惑想得到解答,課程中也設置了多個答疑交流渠道。
以國家植物園和中科院科技成就展為暑期實踐基地
當日,《科學公開課》第二季發布會在剛剛完成布展的中科院科技成就展現場舉行,據悉,這里也將成為中小學生科學公開課的暑期實踐基地。孩子們將在《科學公開課》的引領下,走出課堂,走進剛剛掛牌的首家國家植物園及中科院科技成就展,實地探訪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感受真實的科學環境,認識植物的生長發育,了解中科院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中科院科學傳播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科學公開課》充分發揮了中科院優秀科學家匯聚、學科體系完善的優勢。希望在“雙減”背景下,《科學公開課》能夠更好地滿足中小學生的科學教育需求,幫助青少年學生拓展科學視野,激發科學興趣,提升綜合素質。也希望全國中小學生和科技教師在觀看直播后,積極參與主辦方意見調查,或者在網絡平臺留言,以便打造更美好的寒假“科學世界”。
據介紹,自7月20日起,第二季《科學公開課》將于每周三至周六晚8點,在學習強國、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客戶端、央視頻、光明網、科技日報、中國青年報、科學網、北青報、中國科普博覽、科學世界、抖音、騰訊視頻、嗶哩嗶哩、快手、知乎科學、小紅書、視頻號、微博等媒體平臺同步直播。直播結束之后,公眾也可在中國科普博覽網站《科學公開課》專題頁面回看課程視頻。
第二季《科學公開課》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主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承辦,浙江教育出版社、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提供支持。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