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將成立專家鑒別委員會,科學辨別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項目。
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項目怎么辨別?鑒別指標有哪些?今天(9月27日),浙江省教育廳官方公眾號發布《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項目鑒別指引(試行)》(簡稱《指引》),明確了四項鑒別指標,根據鑒別程序,浙江省將成立專家鑒別委員會,科學辨別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項目。
學科類、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有四項鑒別指標
《指引》面向中小學生實施學科類或者非學科類培訓服務的機構(以下簡稱培訓機構),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實施培訓服務的機構可參照執行。針對學科類培訓項目和非學科類培訓項目,《指引》分別圍繞培訓目的、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評價四項鑒別指標。
以應試提分為目標,旨在提高學生學科成績,為升學考試服務,屬于學科知識導向;圍繞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科類學習內容;以刷題、考試、重復讀寫等反復機械訓練為主要形式,以預習、授課和作業輔導等為主要教學方式;以學科類考試的成績為主要評價標準,強調甄別與選拔。如果校外培訓服務項目符合上述指標特征,將視為學科類培訓。
旨在發展中小學生核心素養,以培養拓展學生興趣愛好、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科類學習內容以外,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其他學習內容;以體驗式、探究式、項目式、綜合性學習等為主要教學方式,突出實踐性、創造性;對學生的評價強調綜合素質水平與發展,以表現性評價為主,不與學科類考試成績掛鉤。符合上述指標特征的,視為非學科類培訓。
機構自主申請鑒定 結果在屬地教育局備案
根據鑒別程序,浙江省將建立“1+11+X”三級專家鑒別委員會,即省級、設區市級和縣(市)級(區級是否成立由各設區市確定)按要求分別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成立鑒別專家委員會,包括學科專家、行業專家和法律專家,可由教研人員、學科骨干教師、培訓行業專家、法律顧問等人員參與組成。專家人選要求政治立場堅定,能正確理解黨的教育方針,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有良好的品行、社會形象和師德師風。其中,為堅持回避性原則,專家及其直系親屬須未在待鑒別校外培訓機構中任職或兼職。
不明確屬于學科類或者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可向屬地教育主管部門提交申請,由屬地專家鑒別。培訓機構所在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專家委員會對培訓機構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由3位及以上專家共同實施審核:包括培訓的對象、目標、內容、進度安排、培訓方式、評價方式、所使用的教學資源或者培訓材料等;必要時可進行現場審核,包括實地查驗、課堂觀察、與員工、學員及家長隨機訪談,了解課程安排、培訓內容等。最后經專家組綜合研判,給出明確的“學科類”或者“非學科類”鑒別結論。
專家委員會根據審核情況向教育主管部門出具鑒別報告,鑒別結果報設區市教育局備案。《指引》表示,培訓機構應當落實主體責任,對其實施的培訓服務類別進行自我審查判斷,主動按照學科類或者非學科類的相關管理要求規范開展培訓活動,切實避免對外宣傳與實際培訓服務類別不一致的情況。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