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都市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是否采取搖號方式錄取?”廣大家長關心的問題。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在整理家長朋友們最關心的教育熱點問題中,梳理出了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政策、集體戶口子女就學政策...
“2020年成都市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
是否采取搖號方式錄取?”
廣大家長關心的問題。
近日,
成都市教育局在整理家長朋友們
最關心的教育熱點問題中,
梳理出了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政策、
集體戶口子女就學政策、
隨遷子女就學政策、小升初政策、
初升高政策、轉學政策、
課后服務政策等九大熱門咨詢回復,
針對2020年成都小升初招生政策
官方發聲作出了解答↓
01
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政策
Q:
2020年成都市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是否采取搖號方式錄取?
A:
今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近日,
教育部在北京召開
全國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工作會。
會議強調:
落實招生政策要突出“齊”。
落實中央精神,執行免試入學規定要齊步走。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要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
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
成都市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文件精神和教育部、
省教育廳關于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的工作要求,
正加緊研究制定我市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
學校招生入學具體實施細則,
確保招生入學工作規范有序,
促進教育公平。
02
集體戶子女就學問題
Q:
人才落戶的單集體戶子女如何在成都就讀公辦學校?
A:
法定監護人一方(父或母)為成都市集體戶口,適齡兒童為外地戶籍的,可以另一方法定監護人(非成都市集體戶籍一方)為申請人,按當年成都市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提出入學申請。
03
戶籍與實際居住地入學問題
1
Q:
父母房產地和小孩戶籍地不一致,小一入學怎么安排學位?
A:
按照“兩個一致”優先的原則,先安排與法定監護人戶籍地一致、且戶籍地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統籌安排家庭實際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相符的適齡兒童入學。
2
Q:
小一新生入學,戶籍和實際居住地是一致的,但所居住的房產是爺爺奶奶的,符合優先原則嗎?
A:
小一新生入學資料審核中實際居住地相關證明材料是指法定監護人實名所屬房產證明、政府公租房協議、政府廉租房協議等。若小孩父母確無房產,可在資料審核的時候提交成都市房管部門開具的無房證明。
04
隨遷子女就學問題
1
Q:
居住證持有人及本市戶籍跨行政區域居住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以下簡稱隨遷子女)申請入學在哪里辦?
A:
辦理地點為居住證(地)所在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或居住證(地)所在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委托指定的登記點。
流動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申請每學年集中受理一次。
2
Q:
隨遷子女申請入學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A:
需填報《成都市流動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申請表》,并出示下列材料的原件,提交復印件:
1.申請人在有效期內的《居民身份證》和《成都市居住證》(本市戶籍只需提供有效期內的《居民身份證》);
2.申請人及其子女同一戶籍的原籍戶口簿或其他能夠證明其法定監護關系的相關材料;
3.申請人與該區域用人單位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在該區域辦理的工商營業執照(含納稅或免于納稅的相關材料);
4.教育部門規定的隨遷子女就學申請辦理截止日前,申請人已在本市連續依法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滿12個月的清單(且申請入學當月處于持續繳納狀態);
5.截止日前(同上),申請人已在該區(市)縣連續居住滿一年的相關材料。
3
Q:
我的戶籍在雙流區,準備到錦江區為孩子申請辦理入學,不能辦理居住證怎么辦?
A:
《成都市居住證管理實施辦法》(成府發〔2015〕40號)于2016年1月施行,本市戶籍跨行政區域居住務工人員因不適用《成都市居住證管理實施辦法》,不能辦理居住證。為做好流動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工作,在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有關工作的穩定性的基礎上,本市戶籍跨行政區域居住務工人員不提供《成都市居住證》,但需要提供實際居住滿一年的證明。
4
Q:
我和孩子不在同一戶籍,能不能申請辦理隨遷子女入學?
A:
流動人員為其子女辦理入學申請,需提供“申請人及其子女同一戶籍的原籍戶口簿或其他能夠證明其法定監護關系的相關材料。”流動人員與其隨遷子女若不在同一戶籍,需提供能夠證明其與隨遷子女具有法定監護關系的相關材料。
5
Q:
申請辦理隨遷子女入學,怎么證明連續居住滿一年?
A:
“居住證明”包括房屋所有權證、購房合同、房屋租賃登記備案憑證、房屋租賃合同、單位出具的集體宿舍證明等。由房屋管理部門負責對 “居住滿一年的相關證明”的合法性和真實性進行驗證。
6
Q:
在成都市初中學校就讀的隨遷子女畢業后可以在成都升學嗎?
A:
學籍和戶籍不在同一招生區域的初中畢業生,原則上應回戶籍所在招生區域報名參加中考,也可申請在成都市報名參加中考(簡稱“借考生”)并采取以下方式升學:
1.可填報公辦普通高中學校的調劑生計劃;
2.可填報民辦普通高中學校招生計劃;
3.可填報五年制高職(師范);
4.可填報全市所有中職學校(含公辦、民辦)。
5.符合條件的借考生可享受本地戶籍考生同等待遇;
6.“5+2”區域公辦普通高中第四批次未錄滿的計劃,可招收借考生;
7.郊區(市)縣普通高中學校存在剩余計劃的,可招收借考生。
05
小升初入學問題
Q:
隨遷子女如何辦理小升初申請?
A:
1.已在成都市小學就讀的隨遷子女,按規定向居住證(地)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登記點提交申請,登記點審核通過后,將《成都市流動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通知書》交回原就讀小學。
申請在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就讀的隨遷子女,居住地未變更的,隨就讀小學劃片范圍內學生升學;居住地跨區(市)縣變更的,由居住證(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就學。
申請在成都其他區(市)縣就讀的隨遷子女小升初可參照以上辦法執行。
2.未在成都市小學就讀的隨遷子女,按規定向居住證(地)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登記點提交申請,登記點審核通過后,由居住證(地)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就學。
06
初升高就學問題
1
Q:
成都市初中畢業生有多少能就讀普通高中呢?
A:
2018年,成都市初中畢業生就讀高中階段學校(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的升學率已達98.5%以上;“5+2”區域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升學率已達66.4%。
2
Q:
在成都市參加中考可以填報全市任何一所普通高中學校嗎?
A:
1.全市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實行分區域管理。全市共設16個招生區域:其中“5+2”區域(即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為一個招生區域,其余15個區(市)縣分別為一個招生區域。每個招生區域分別劃線和組織招生錄取。同時,為穩步有序推進中心城區教育融合發展和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經市教育局同意后,部分公辦普通高中學校可跨區域招生。
2.在統一招生錄取結束后,非“5+2”區域公辦普通高中學校有剩余計劃的,也可招收“5+2”區域考生。
3.民辦學校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招生。
3
Q:
什么是指標到校生?有啥條件?
A:
1.指標到校生是由教育行政部門將省級示范性公辦普通高中統招生計劃按規定比例均衡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由初中依據學生初中各階段學業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按學生自愿、從高到低的原則,推薦學生入學。
2.指標到校生須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是戶籍要在本招生區域內;二是初一年級即在本校按政策規定入學、有本校3年正式學籍且在本校連續就讀的應屆初中畢業生。符合政策規定正常轉學的,應在本校連續讀滿2個學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學籍;三是擇校入學的學生不能享受指標到校生政策;四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達到相關要求。
3.市級統分指標生和區域調劑指標生中考升學成績(不含特征加分)須高于“5+2”區域省重線才能錄取。
4.“5+2”區域符合錄取條件的指標到校生,不需要在網上填志愿,由成都市招考辦統一錄取時在第一批辦理錄取手續。
5.溫馨提示:“小升初”時擇校入學的學生不能享受指標到校生政策!民辦學校集團內學校的學生、非本校的初中畢業生、已回戶籍地中考報名的學生不能作為民辦學校的校內直升生!被錄取的指標到校生不再參加之后各批次、類別的錄取。
4
Q:
哪些學生可以不參加全市統一中考?
A:
“5+2”區域的區域指標生(即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本區招收的指標生)、校內指標生(即市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一般普通高中和民辦普通高中在本校招收的指標生)可以不參加全市統一組織的中考,其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5科的初三畢業會考由初中畢業學校自行命題。其他在成都市參加中考報名的學生都應按規定參加全市統一組織的中考。
07
轉學問題
Q:
轉學一般在什么時候辦理?
A:
轉學辦理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秋季集中受理一次,轉學手續一般在學期結束前或開學后一周內辦理,具體可向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咨詢。
08
課后服務問題
1
Q:
學生是否必須參加課后服務?
A:
不是。課后服務工作堅持面向有需求的學生,嚴格以家長自愿選擇、學生自主參加為前提,嚴禁學校或個人以任何方式強制或變相要求學生參加,嚴禁以任何方式拒絕或推諉學生參與。
2
Q:
課后服務時間主要為學生提供哪些服務?
A:
主要以課后托管為主,可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開展體育、藝術、科創、娛樂游戲、拓展訓練、社團、興趣小組活動,觀看兒童少年適宜的影片等,提倡對單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輔導幫助。
3
Q:
老師會在課后服務時間上新課嗎?
A:
嚴禁單位、學校、個人借機組織開展學科性集中教學,嚴禁以輔差培優等名義組織或變相組織集體補課,嚴禁在課后服務期間上新課。
4
Q:
申請課后服務需要交納費用嗎?
A:
根據省、市課后延時服務工作經費保障的相關規定,區(市)縣可根據課后服務性質,采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者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要減免費用。根據《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我市相關區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成發改收費函〔2019〕125號),在我市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區域內,以學校為主體在周一至周五正常行課結束后至18:00 期間開展的課后服務,財政投入不足部分,各區按照“家長自愿、成本補償、非營利性”原則,收取的課后服務性收費標準不高于200 元/生·月。其他區(市)縣中小學課后服務性收費標準,可參照上述收費標準,按現行價格管理權限審批。
5
Q:
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后,小孩所在的學校5:20就放學了,是否符合規定?
A:
課后服務時間一般為周一至周五下午正常行課結束后至18:00 期間,具體時間由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確定。
6
Q:
孩子的學校延時服務收費570元/期是合理的嗎?
A:
《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我市相關區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成發改收費函〔2019〕125號)明確規定:在成都市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區域內,各區按照“家長自愿、成本補償、非營利性”原則,收取的課后服務性收費標準不高于200 元/生·月。其他區(市)縣中小學課后服務性收費標準,可參照上述收費標準,按現行價格管理權限審批。
文件要求,各區(市)縣應按照《實施意見》加強對中小學課后服務性收費的管理和監督檢查,督促建立健全收費管理制度,做好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公示。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對違反規定收費的行為,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依規查處。
09
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問題
1
Q:
哪些高層次人才子女可以享受教育優待政策?
A:
主要包括來蓉工作的兩院院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省部級學術技術帶頭人,長江學者計劃、天府萬人計劃、省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成都市政府津貼享受者,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市優專家以及經省、市級人事部門認可的其他同層次優秀人才。
2
Q:
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需要向哪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提交就學申請?
A:
就讀小學階段的,需向學校所在地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就讀初中階段的,選擇市直屬學校的,向市政務中心教育局窗口(咨詢電話86924849)提交申請,選擇區屬學校的,向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咨詢電話附后)提交申請;就讀高中學校的,向市政務中心教育局窗口(咨詢電話86924849)提交申請。
3
Q:
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A:
一般需要提交簽署了工作單位意見和高層次人才管理部門意見的《高層次人才子女擇校入學申請表》,戶口復印件(提交申請時出示原件),學位證書、榮譽證書或其他高層次人才身份證明材料復印件(提交申請時出示原件)。申請表和復印件至少需要準備3份(高層次人才管理部門、教育部門、學校各一份,如申請人需要留存一份原件,則需要準備4份申請表)。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