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教名家”培養工程(第四期)小幼管理組2025年第1次集中研修活動在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舉辦。此次研修圍繞“生態·沉浸·重構——小學學校文化的創新設計與可持續育人實踐”主題展開研討。南京...
近日,“蘇教名家”培養工程(第四期)小幼管理組2025年第1次集中研修活動在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舉辦。此次研修圍繞“生態·沉浸·重構——小學學校文化的創新設計與可持續育人實踐”主題展開研討。南京市教育局二級巡視員潘東標,南京市教育局高師處處長黃渭波,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局黨委副書記周桂松,南京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郭萬牛,以及新區各小學校長、部分幼兒園園長等齊聚一堂共話教育主張。
“蘇教名家”作為江蘇省基礎教育領域的標桿品牌,匯聚眾多教育管理精英和學術領軍人,在課程建設、兒童發展、家校共育等方面成果豐碩。潘東標提出,“蘇教名家”應當具備政治靈魂、宏大格局、鮮明品格和強大動力。他強調教育家因思想而偉大,要用知識分子的風骨、好老師的風度和兒童為本位的風格,來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張。
周桂松表示,江北新區將持續深化與“蘇教名家”團隊的合作,推動新區小幼教育實現三個“新突破”:在科學銜接上突破,建立小幼雙向互動機制,破解陡坡效應;在課程共建上突破,開發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融合課程;在資源共享上突破,搭建教師研訓、家校社協同示范平臺。為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近年來,江北新區堅持問題導向,抓住關鍵環節,優化頂層設計,加速推動新區教師隊伍量質提升。出臺《江北新區備案制教師管理辦法》等文件,進行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區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實施骨干教師“領軍”計劃……截至2024年新區引進高層次教育人才100多名,培育“蘇教名家”培養對象3人、特級教師2人、省教學名師2名,新區骨干教師由2017年的779名增至1610名,各類名優教師在這里實現教育理想。
“在‘童創谷’每一個老師、每一位兒童、每一位家長以及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的員工都是我們創造的主體……”現場,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胡紅從精神文化、物型文化、管理文化、課程文化、課堂文化五大維度作題為《“童創谷”學校文化設計和育人實踐》的教育主張交流。作為江北新區未來教育創新實驗試點學校,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建校以來,以“童·創”為核心,把“心有根、創無限、行有度”的理念貫穿于學校文化的方方面面。近年來,學校先后獲評江蘇省智慧校園、南京市平安校園、南京市巾幗標兵崗、江北新區教改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關于‘校長辦學主張’您想到的第一關聯的關鍵詞是什么?本次交流您最主要的需求點在哪里?”在專家講座環節,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師教育學院教授,江蘇教育名師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季春梅以這兩個問題開場,作《從理念到行動:校長辦學思想的提煉與學校變革實踐》主題講座。“我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是‘點燃’”“我最主要的需求點在主張如何落實”“我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是‘理念’”……在互動環節中,與會校長們紛紛舉手發言,各抒己見。現場思維碰撞不斷,交流氛圍熱烈而活躍。
此外,“蘇教名家”第四期培養對象還圍繞學校課程方案、教學成果、辦學思想、新建校文化暢想、主題工作坊實踐等內容展開交流探討。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吳康寧等9位“蘇教名家”第四期培養對象小幼管理組導師專家進行了點評與指導。
通訊員 岳明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穎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