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切實抓牢幼兒園和小學近視防控關鍵階段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確保幼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
近日,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切實抓牢幼兒園和小學近視防控關鍵階段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確保幼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小學每月至少調整1次座位等。
近視防控,
《通知》這些要點看過來——
《通知》提到,要創造條件保障充足戶外活動時間:確保幼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保證小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積極推廣體育課+大課間、體育課+體育課后服務,增加學生校內體育鍛煉時間。
主動改善視覺環境:小學每月至少調整1次座位。全面深入實施“學校明亮工程”,嚴格按照幼兒園建設標準和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落實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視力健康的照明設備。
落實“雙減”政策:要嚴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線上培訓機構每課時不超過30分鐘,課程間隔不少于10分鐘。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名義開展“小學化”教育或培訓。
深化落實“五項”管理: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保證幼兒每天睡眠時間10小時以上,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達到10小時。要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推進體育教學改革,做好體質健康監測,完善體質管理體系。
每月調一次座位,
已成為南京這些學校的常規
“表面看是小小的座位調整,實則蘊含著重大的教育意義,不只是為了近視防控。”南京市首批德育名師,江浦實小教師夏光清表示,做班主任時,學生座位基本上每兩周組與組一輪換,每個月同桌進行一次大調整。這里的關鍵詞是“調整”,而不是“輪換”,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意義。一是重視視力健康。班級座位輪換,窗外透進來的光線會不同,看黑板的角度會不同,視距和視角發生變化,有助于緩解眼睛疲勞;二是關注人際交往。座位的調整,讓學生和不同類型的學生相鄰而坐,能夠豐富孩子的社交體驗,培養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包容心。家長會擔心座位調整,孩子會遇到不良行為的同學,其實,班主任會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思維特點、認知傾向和情緒價值等四個方面做個性化的調整,保證組與組之間實力差不多,同桌之間相處和諧;三是體現教育公平。家長總覺得教室里有C位,有的孩子長時間占據好位置,就一定變得更好嗎?不一定。四是轉變教育理念。座位不是稀缺的公共資源,更多的是賦予教育意義的資源。孩子適應不同的座位位置和視角,能提升適應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積累經驗;與不同的伙伴合作,同伴之間學會互助,無疑可以從容面對不同的選擇。這些才是座位調整的價值。
夏老師告訴記者,他在座位調整中有一個“145法”。1個原則: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教室里的每一個座位;4個人,組內4人循環調座;5天一試:有的孩子想體驗一次特殊座位,經過申請后試坐,5天不得換座位。
夏老師提醒家長們,經過調研發現,孩子最容易發生近視的不是學校,而是家庭。陽光下的戶外活動少、坐姿不端正、躺著看動畫片、刷短視頻,寫作業時間長都會導致近視的發生。建議同學們在家里寫作業20分鐘,就要停筆抬頭看遠方或綠色植物20秒以上。
南京一中江北新區教育集團第一、第二小學校長任麗芳說:“每月至少調整1次座位,早已成為我們學校的常規。定期調整座位有助于確保學生在教室內視覺環境的優化,避免因長時間固定同一姿勢或視角可能導致的眼睛疲勞,減少視覺壓力。同時,調整座位還可以幫助學生適應不同的學習環境,受到班級不同的人際關系影響,有利于班集體在動態交往中增強活力。但保護視力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視覺環境、學業壓力、個人習慣、營養鍛煉等多個方面,只有校家社協同共治,才能切實地減少近視多發、早發的揪心現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穎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