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該校幼兒師范學院“追尋·承志”當代青年抗戰記憶與抗戰精神培育調研實踐團奔赴南京、淮安、句容三地,開展為期八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激發當代青年對紅色文化的探索熱情,培育青年的抗戰精神,記者從南京曉莊學院獲悉,近日,該校幼兒師范學院“追尋·承志”當代青年抗戰記憶與抗戰精神培育調研實踐團奔赴南京、淮安、句容三地,開展為期八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通過參觀學習、社區互動、紅色文化宣講等多種形式,深入探尋抗戰記憶,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實踐團深入抗日紀念場館與烈士陵園沉浸式了解抗戰歷史、感悟抗戰精神。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成員們專訪戴安瀾將軍之子戴澄東老先生,聽其回憶父親英勇抗日事跡。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實踐團深入了解中國空軍在抗戰時期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的英勇事跡,感悟中國軍人的無畏精神與民族氣節。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成員們更堅定了銘記歷史、捍衛和平的決心。在江寧云臺山抗日烈士陵園,通過陳列館參觀,實踐團師生深入了解新四軍在蘇南地區英勇抗戰的事跡。
在淮安新安旅行團紀念館,實踐團深入了解新安旅行團以文藝宣傳抗日的光輝歷程,這是陶行知倡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的生動實踐。
在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成員們探尋紅色印記,了解到82位新四軍戰士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英勇事跡。在淮安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實踐團成員們通過研讀紅色經典書籍、分享心得體會,更加理解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實踐團先后在江寧區科寧社區和句容市茅山風景區社區開展“童心向黨筑夢行,紅色薪火代代傳”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成員們通過講述當地抗戰英雄故事、教授抗戰歌曲、表演紅色舞蹈和紅色主題手工等活動,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讓抗戰精神與家國情懷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據悉,后期團隊成員將回到各自家鄉,繼續探尋當地抗戰歷史與紅色文化,挖掘抗戰精神的時代價值。
通訊員 章潔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赟
實習生 周若丹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