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如何肩負起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使命擔當?新時代,如何培養青少年的“四個自信”?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下午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如何肩負起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使命擔當?新時代,如何培養青少年的“四個自信”?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下午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在南京教育系統干部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以高質量教育支撐高質量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既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要更關注人才培養的“質”,把創新精神的培育融入到校園的每一堂課中,為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構建高水平教育體系,強化科技人才培養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這對我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帶來新挑戰。人才正成為行業“下半場”競爭的高地,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關鍵。
連日來,南京大學干部師生圍繞該講話展開廣泛交流、暢談感想體會。南京大學王欣然教授帶領團隊正在研究一種新型二維半導體材料。3月10日深夜,該團隊所在的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實驗室仍是燈火通明。今年初,經過數年攻堅,他們成功解決了二維半導體應用于集成電路器件的關鍵瓶頸之一。“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是我們所有科研人員的奮斗目標。希望能夠通過自己和團隊的努力,為我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占領制高點、掌握主動權貢獻智慧。”王欣然說。
目前,南京大學16個學科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現有學科領軍人才400人,青年高層次人才超400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量達500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立項數量達29項。如何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發揮所長創造良好環境?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說,南京大學啟動實施“匯智”計劃,打破人才流動的剛性制約,柔性引進尖端人才和優秀學者,鼓勵支持科研團隊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完善健全激勵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并為江蘇發展定向指航,講話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催人奮進。”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王成斌表示,南京師范大學將加大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引育力度,不斷提高科研組織化程度,培育更多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成果,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實施實踐教學、項目化教學,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著力培育拔尖創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作為新時代水文學子,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水文學及水資源2019級博士生韓幸燁也認真學習了講話。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的“江河戰略”不斷推進,國家實行長江十年禁漁、推行河湖長制、強化長江水生生物保護,2023年黃河保護法也將正式施行,水利現代化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轉型方面拓展新路徑、實現新突破。“我們將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跟隨先進水利工作者的腳步,把個人理想融入時代大局,將校園所學用于實干興邦,為實現新征程的目標任務匯聚青年智慧,為保障江河安瀾貢獻力量。”
助推產學研深度融合,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
過去五年,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這也是高質量教育帶來的新發展。“東南大學是以工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積極承擔國家戰略任務,堅定文化自信、樹立科學理念、提升專業素養,努力以匠心鑄精品,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建設。以深入推進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為契機,主動與行業產業部門和龍頭企業加強對接,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說。
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則表示,學校將持續聚焦“三農”事業,聚力提升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能力、成果轉化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以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行動自覺,加快破解農業領域“卡脖子”難題,產出并推廣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成果與先進技術,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致富獻計獻策,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而接續奮斗。
在南京工業大學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永華看來,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殷切囑托,讓他們踏浪前行的腳步更加堅定。“作為從事柔性有機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方面教學和研究的一分子,更是對‘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要求鼓與呼。用高質量教育支撐高質量發展。我們既要多產出高水平原創科研成果,更要將科研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使其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貢獻南工大力量。”陳永華說。
課內課外打造生動實踐活動,用“四個自信”滋養孩子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們的教育要善于從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我市基礎教育工作者表示,從小培養青少年的“四個自信”,不僅要用好課堂這個主陣地,也要在課堂外打造豐富的生動實踐,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教師紛紛結合自身學習和工作,圍繞講話暢談改革成就,暢想未來發展。“建校以來,學校的一草一木由師生共同規劃、種植、呵護、更迭;教室一班一品,依兒童需要,為兒童設計;學校還創設了‘童創書院’‘碳究世界’‘江河有約’‘童創建工’等一系列童創學習場,讓兒童在生活化的學習中體驗與發現,培養有根有夢、創意無限的時代新人。”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胡紅說,學校堅守“心有根 創無限”的辦學理念,用中華文化滋養兒童,孕育其民族的根與魂,用童心催生著創造,站在中華文化的基石上瞭望世界與未來;堅守“創意無拘 言行有度”的管理理念,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健全的創造性人格。
南京市中山小學黨支部書記紀玲則表示,中山小學一直用“娃娃黨課”為學生政治啟蒙,這是以學校全體少先隊員為授課對象,學校黨員教師為授課主體的專題講堂和主題活動。“14年來,我們的形式不斷創新,開辟了線上課堂與行走課堂,有了‘紅色文化長廊’這一固定的靜態課堂,大隊部還組建了‘紅領巾黨史宣講團’,宣講黨史故事、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
據介紹,學校還用科學家精神在學生心田種下夢的種子。不僅成立了博士家長助學團,還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祝世寧,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曹福亮以及吳春穎、吳巨友、柴人杰等3位中青年科學家先后走進校園,讓學生在親近科學家的過程中,崇敬科學家,學習科學家,像科學家那樣熱愛祖國。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的教師們激情滿滿、干勁更足。“學校形成了鮮明的校本文化,通過文化建設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同時,學校重視素質教育,開設60多個社團課程,每周固定時間開展各類活動,并特別邀請高校教授、行業專家走進校園給學生開設講座,將各類優秀文化內化成精神氣質。”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黨委書記舒智龍說。(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何潔 錢紅艷 李花)
來源:《南京日報》 2023年3月13日 第A07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