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東南大學、清華大學和南京市麒麟科技創新園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南京市紫金山莊舉行。大會開幕式揭曉并頒發了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三大獎項:ICCM數學獎、陳省身...
校園·要聞
01、東南大學
共同主辦第九屆世界華人
數學家大會開幕式
近日,由東南大學、清華大學和南京市麒麟科技創新園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南京市紫金山莊舉行。大會開幕式揭曉并頒發了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三大獎項:ICCM數學獎、陳省身獎和約翰·科茨國際合作獎(原ICCM國際合作獎),首次頒發ICCM數學貢獻獎。
據悉,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是全球華人數學界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頂級盛會。本次大會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將舉辦近300場學術報告。此外,還將舉辦ICCM基礎科學與國際合作論壇、應用數學與人工智能論壇等學術活動。
02、江蘇大學
第十五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
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
創新大賽在該校舉辦
近日,第十五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在江蘇大學舉辦。經各省預賽選拔,來自全國675所學校的1041支隊伍共10349名選手參加國賽,創歷史新高。
本次大賽分設機械、建筑、道橋、水利四個類別,主要圍繞制(識)圖基礎知識、產品信息建模、構型設計等項目進行命題競賽。據悉,大賽是圖學類課程最高級別的國家級賽事,2018年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列入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
03、江蘇科技大學
舉辦江蘇省海工裝備制造企業
政產學研對接交流會
近日,由江蘇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江蘇科技大學主辦的江蘇省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政產學研對接交流會在鎮江召開。來自省重點船舶海工裝備企業、海工配套企業、研發設計機構以及學校科技處、各學院的70多人參會。
據悉,交流會旨在推進企業與學校的全面合作,加強船舶與海洋產業技術與裝備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專業、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格局,推動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實現“校企合作、產學雙贏”。
04、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主辦中國影視虛擬制作
高峰論壇
近日,中國影視虛擬制作高峰論壇暨全國數字影視職業教育集團年會在無錫舉行,年會由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的全國數字影視職業教育集團等單位主辦。年會致力于推進全國數字影視職業教育集團工作開展,促進影視傳媒類院校、行業企業間的合作與交流,全方位系統打造虛擬拍攝影視人才培養工程。
活動上,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與26家影視行業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議,校企雙方將在人才培養、實習實訓、項目合作等方面深入合作,為影視專業人才培養和地方影視行業發展作出貢獻。
05、常州工學院
2022年全國男女手球冠軍杯賽
在該校落下帷幕
近日,為期11天的2022年全國男女手球冠軍杯賽在常州工學院落下帷幕,江蘇女子手球隊以五戰全勝的戰績奪得女子組冠軍。
據悉,本次比賽由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手球協會主辦,江蘇省體育競賽管理中心、常州市體育局和常州工學院承辦。共有來自全國8個省的13支運動隊、280余名運動員參賽。這是常州今年舉辦的首個全國體育賽事,也是7月在江蘇省內舉行的首個全國體育賽事。
06、揚州市職業大學
承辦省技能狀元大賽
時裝技術賽項
近日,第六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時裝技術賽項在揚州市職業大學舉行,本次狀元賽的主題為“數字技能 智慧工匠”,要求選手在同一條件下,利用服裝設計、制板、排料、裁剪、制作、熨燙等多種技能完成服裝設計制作。共有來自全省21名選手在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組成 15 支代表隊分4個賽項參加全省總決賽。
比賽現場激烈緊張,選手們利用縫紉機、熨斗、粘合機等專業工具,在面料上正確擺放排料;選擇不同類型的縫合方式和整理方式進行工藝應用,將職業女上裝制作完成。
校園·內外
01、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繪制紅色研學導覽圖
獻禮建軍九十五周年
近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穿越時空對話 傳承紅色精神”暑期宣講團成員在調研中發現,雖然已有的紅色研學經典線路圖有利于規劃旅游路線,但不少人進入紀念館這樣的封閉空間,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分不清觀看順序,游客在館內轉了一會就出來了,導致學習的效率不高。
館內直播
為了解決這個“痛點”,團隊成員多次前往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紀念館內拍照,回校后,大家繪制畫稿共同討論,最終找尋出一條盡可能簡明的路線圖,同時在圖中各個關鍵位置標記數字,兩側排版實景圖,便于游客確定自己所處位置,了解各章節內容板塊區域分布。
團隊成員們討論導覽圖繪制路線
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紀念館導覽圖
02、江南大學
入選2022年“井岡山·中國夢”
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
專項活動
日前,2022“井岡情·中國夢”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季專項行動入選團隊名單公布,共有來自全國各高校的90支社會實踐團隊入選。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紅設青年團”連續兩年入選團中央社會實踐專項。
設計學院“紅設青年”實踐團隊自2020年成立以來,采用黨團共建形式,由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設計學院交互設計黨支部黨員帶領團學骨干,共同開展紅色文化教育與傳播活動。團隊成員覆蓋本碩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媒體、環境設計等多個專業。
2021年入選全國實踐專項,團隊圍繞井岡山革命斗爭歷史,開展動畫視頻和周邊文創產品制作,收到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的感謝信。
03、各高校
開展助力中小學課后教育
系列活動
近日,各高校和大學生志愿者利用假期空余時間,借助自身的專業技能優勢,通過多種形式為中小學課后教育助力——
01、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大學生志愿者通過“一起云支教,攜手創未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與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城內小學、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米市街小學等地的640名中小學生展開為期兩個月的云上支教。
在"八一"建軍節,志愿者們通過線上PPT的展示,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小朋友們講述“八一”建軍節的由來和歷史意義,并通過線上互動問答的環節,增加小朋友們對黨史軍史的理解。志愿者還積極攜手小朋友們通過線上觀看紅色影篇、講述紅色故事、歌唱紅色歌曲等,引領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和文化觀。
02、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智能制造職業體驗示范中心開展首場中小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面向江蘇省天一中學少年班的部分同學和家長,分為主題報告、基地參觀、項目觀摩體驗等內容。
活動中,體驗示范中心的老師們為同學們講解了國內外智能制造產業最新技術及發展趨勢,帶領同學們參觀了GF智能制造實訓室、蘇信·精雕智創中心、模具智能實訓室等。同學們饒有興趣地觀看了各類智能制造設備,觀摩了五軸加工蛋雕、筆尖上的樂器雕刻、智能制造產線等內容等體驗項目,并獲得了由自己親手完成的作品。
03、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的筑夢小分隊志愿者們來到江蘇邳州“希望之家”的特殊兒童組織,開展了真情聚能量,愛心傳遞溫暖——“心靈盔甲”特殊兒童美育活動。
志愿者們與特殊兒童拼裝義肢、制作粘土冰箱貼,在制作過程中發揮藝術專業優勢,幫助小朋友們了解義肢的動作原理,從另一個角度接觸自己的“好朋友”,打消對義肢的抵觸,并幫助視障小朋友挑選鮮艷有辨識度的顏色,選擇自己喜愛的粘土造型,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04、常州大學
舉辦了“與法同行,護苗成長”法治夏令營活動。活動主要面向中小學生,以弘揚紅色文化、普及法律知識為主線,志愿者們通過情景再現、案件講解、模擬法庭、職業體驗、紅館參觀等多種形式,開展沉浸式法治教育,提升中小學生法治素養。
此次活動,創新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法治的種子,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的藍天。同時,該活動將法治教育和專業學習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中,創辦了形式多樣的“行走課堂”。
05、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自動化學院“啟明星”小隊赴江蘇省宿遷市洋河鎮六里棚村黨群活動中心,為當地留守兒童開展了為期7天的暑期夏令營活動。
在科技主題日,啟明星小隊準備了五個精彩紛呈的小實驗,如“熱冰現象”“紙張乘泰山”等,讓孩子們在感受奇妙實驗現象的同時了解背后所蘊含的科學知識,培養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能力。結合南信大氣象專業特色,隊員為孩子們開設了氣象知識科普教育課程。從天氣的產生原因到不同領域的應用,由淺入深地展開,以便小朋友們學習理解。
06、南京郵電大學
“郵愛揚帆”團隊在青馬社區“七彩假期”夏令營活動中開展了以“感悟詩詞韻味,弘揚民族文化”和“拳拳感恩心,濃濃孝親情”為主題的示范課程。
實踐隊成員以淺顯易懂的語言,結合圖文、動畫等形式,給小朋友講述孝親敬長主題的國學經典小故事。實踐隊成員通過問答游戲的形式,引導小朋友們深入了解父母,理解父母,體會深厚的深情。號召小朋友們學會從力所能及的小事中感謝父母、感恩父母,并以繪畫的形式表達對父母的拳拳感恩心和濃濃孝親情。
04、各高校
開展多彩暑期社會實踐
主題活動
隨著暑假的來臨,各高校的社會實踐團隊和學生志愿者們充分利用假期走進基層,學習嶄新技能,鍛煉實踐能力,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為群眾們帶去暖心服務——
01、江蘇海洋大學
“向日葵”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到開山島開展實踐活動,與電力公司的員工一同對島上光伏系統進行了全面檢測、維護,保障守島官兵日常生活用電和島上設備正常運轉。
實踐團成員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專業儀器對開山島上的32盞太陽能路燈及部分光伏組件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檢測,對部分老舊、破損光伏器件進行了更新維護;成員還為守島官兵送去了牛奶食用油等慰問品,與他們進行了深入交流。
02、南京工業大學
建筑學院“以匠心再塑鄉村之美”鄉村振興服務團到達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墩頭鎮千步村,開展了以“關愛教育服務團”和“助力鄉村建設”為雙主線的社會實踐活動。
團隊成員發揮特長,通過“人居點設計”和“墻體彩繪設計”,充分利用鄉村的現有景觀和資源,設計出了有特色的鄉村人居點方案和別致的墻體彩繪。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員們結合了建筑學的專業特色,幫助鄉村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美化鄉村建設。同時,團隊成員還與當地公安機關聯合開展了以“反詐宣傳”為主題的墻體繪制工作。烈日炎炎中,同學們在白墻上畫下一筆一劃,用精致的墻體彩繪寄托著對千步村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
03、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輪機工程學院“水域小衛士”志愿服務隊在轄區褲子港閘長江堤岸開展“保護長江水環境,凈灘衛士在行動”主題環保志愿活動,對江灘上漂浮的垃圾進行集中清理。
活動現場,航院志愿者們帶著長夾、垃圾袋、掃帚等工具沿著長江堤岸,認真尋找、清理江灘上的垃圾。在江水退潮后,石縫間、沙土下掩蓋的煙頭、廢舊泡沫板、飲料瓶等垃圾被撿起并分類后放進垃圾袋。
04、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師生組成“吉水長天”實踐調研團隊跨越1700公里,走進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深入傳統村落,拜訪水書先生、馬尾繡手工藝人,參觀蠟染制作工廠、水族博物館等地,深入調研了水族的民俗民風、水書習俗及藍染等非遺文化。
團隊將前期根據文獻而研發的文創產品帶到大山中,在文化的互相交流下,收獲頗豐,為后期非遺項目產品的創作和設計搜集了大量素材。在后期,團隊將重點圍繞“非遺+文創”,結合專業優勢,用文創設計助力三都非遺產業發展,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做“鄉村振興”的踐行者。
05、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
“博愛青春”暑期志愿服務團隊走進漣水縣朱碼街道笪巷村,開展“綻放青春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實踐活動。
活動中,實踐團與青海省治多縣福利院兒童開展“兩地連線”,邀請笪巷村老黨員講黨課,回顧黨的光輝歷史和黨史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意義;志愿者帶領福利院兒童“云”參觀村辦企業和當地特色豆丹養殖基地,引導少年兒童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新氣象;志愿者們還在笪巷村開展防疫、防詐騙知識宣傳,發放宣傳單、幫助村民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提升村民的安全防護意識。
06、淮陰師范學院
“新安旅行團”精神宣講團以“憶百年崢嶸歲月,踐青年使命擔當”為主題,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團隊成員在參觀新安小學校史陳列館后,返回家鄉進行“新安旅行團”精神宣講。成員們充分發揮師范生專業優勢,制作主題微團課,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展開黨史學習宣講,運用故事講述、影像播放、課件展示等形式講好“新安旅行團”故事,領悟黨史精神內核,傳承時代精神。截至目前,宣講團足跡遍布江蘇、安徽、山東、貴州等10個省份,40多個區縣,開展調研、尋訪、宣講二百余次。
07、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學生志愿者利用暑期返鄉的機會開展以民法典為主的法治宣傳活動,并開展鄉村法治狀況調研。
法治宣傳員們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深入鄉村社區,走進鄉村學校、社區活動室等場所,用接地氣的方式生動解說一個個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動案例,讓普通老百姓對民法典多了一份了解、少了一些困惑。
08、南京財經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實踐團隊趕往新疆伊犁尼勒克縣,進行主題為“助力鄉村振興新絲路”的暑期社會實踐。
實踐團隊幫伊犁農牧企業進行產品包裝設計、品牌提升及媒體運維、銷售渠道拓展等工作,幫助拓展東部沿海城市的銷售空間,讓優質的新疆農產品進入更多百姓的家庭。
09、金陵科技學院
的七彩云南、古韻荊楚古籍保護文化志愿服務實踐團分為兩個小組,分別前往云南省文史研究館與湖北省天門博物館開展古籍修復工作。
他們接觸蟲蛀和破損嚴重的古籍,拂塵、除霉、洗書頁、溜口、整補、修補蟲洞,又將修復好的書頁進行折頁、齊書口、裁書、捶書,與古老的紙張開啟跨越時空的對話,妙手補千年……
06、常熟理工學院
在第十八屆全國大學生嵌入式
人工智能設計大賽中獲
兩項一等獎
近日,第十八屆“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人工智能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北京舉行,該項比賽是目前國內嵌入式—物聯網領域最具規模的頂級賽事之一。經過激烈角逐,常熟理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參賽團隊獲得本科組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的好成績。
本次比賽采用線上展示和答辯的方式進行,在學校相關部門的積極組織和學院的大力支持下,15支參賽團隊憑借出色的表現,從競爭激烈的資格賽中脫穎而出,最終入圍全國總決賽。其中,道路安全守護—-智能駕駛行為感知輔助裝置”和“太陽能環境監測水上巡檢機器人”兩項作品獲得全國一等獎。
來源:各學校來稿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