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國之大事。在糧食儲藏環節中,我國使用“磷化氫”防治蟲害長達五十余年,這導致害蟲抗藥性問題突出。如何解決當前糧庫磷化氫替...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國之大事。在糧食儲藏環節中,我國使用“磷化氫”防治蟲害長達五十余年,這導致害蟲抗藥性問題突出。如何解決當前糧庫磷化氫替代難題,守牢糧食安全底線,走出一條科技服務助推糧食安全儲藏之路?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多位學子組成“守糧衛士”團隊,在唐培安教授的指導下,將基因干擾技術應用于儲糧害蟲防治,開發基因靶向生物藥劑,利用專業優勢助力守糧。
談及團隊初心,項目創始人、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孫晟源表示:“作為糧食工程專業的學生,我們要用創新的技術和快速的轉化,助力糧食倉儲害蟲的高效綠色防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依托有著多年研究基礎的南京財經大學糧食儲運國家工程實驗室,“守糧衛士”團隊重點攻關倉儲害蟲綠色防治技術,研發基于RNA干擾技術的基因靶向殺蟲劑。目前該項目團隊已獲得南京財經大學第八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一等獎,研究成果在多家省內糧食儲備庫和省外重點糧庫達成應用示范協議,應用效果反饋良好。
優秀科研成果的背后,是團隊攻堅克難的生動實踐。“研發過程漫長艱辛,離不開學校的支持與老師的指導。”團隊負責人孫晟源在采訪中強調。在唐培安教授的指導下,團隊測定了儲糧害蟲的抗性基因序列。通過分析不同客戶糧倉中害蟲的抗性基因表達量,確定了抗性倍數,準確率達100%。不同于傳統的種群擴大培養、實驗室磷化氫熏蒸計算抗性倍數的方法,團隊采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革新了害蟲抗性檢測技術,在操作具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將檢測時間縮短了92%。
團隊在進行核心技術的突破時,沒有太多成熟的學界研究可供參考。研究過程復雜且漫長,“光構建和設計一個合適的實驗模型,就花了我們組員一年的時間。”孫晟源說。雖然實驗最后的呈現方式是幾張簡明的圖示和數據,但背后卻是整個團隊日積月累的努力和不舍晝夜的付出。
目前該項目中的基因靶向殺蟲劑技術已申請發明專利。“守糧衛士”團隊預計,通過進一步研發不同害蟲的抗性檢測技術,不僅能夠豐富不同地區糧庫害蟲的抗性數據庫,還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后續基因干擾靶向藥劑的研發。
現階段“守糧衛士”團隊的研究正進行兩個層面的落實與完善。一方面通過檢測害蟲呼吸的二氧化碳,判斷糧庫害蟲發生的情況,以取代人工檢測而達到智能化。另一方面不斷完善基因技術藥劑,使其能夠廣泛應用于市場,而不僅僅停留在實驗室層面。
關于未來的研究規劃,孫晟源在采訪中表示:“團隊將對糧庫蟲害發生的全流程進行研究。我們的長遠目標,是專業、科學地幫助國家各級儲備糧庫實現糧食安全儲藏,創造糧食安全領域的社會價值,肩負科研責任,傳承時代精神。”
通訊員 王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