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江蘇高考生就可以查到自己的分數了,6月28日,高考志愿填報正式開始。現階段,對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說,填報志愿是頭等大事。6月17日,南京曉莊學院“‘曉’家學堂”正式開講。本次公益講堂邀請了...
“高考志愿怎么填?”“我這個分數,能報什么樣的學校?”“這么多學校,我該怎么選?”6月24日,江蘇高考生就可以查到自己的分數了,6月28日,高考志愿填報正式開始。現階段,對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說,填報志愿是頭等大事。6月17日,南京曉莊學院“‘曉’家學堂”正式開講。本次公益講堂邀請了省內招生專家,為學生和家長指點迷津。
活動現場
大學怎么上?
這些招生途徑要關注
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招生怎么報?提前批次什么意思?本期“‘曉’家學堂”第一講由中國藥科大學工學院黨委書記、NCDA-CDP國際生涯規劃師張寶玲為大家帶來《江蘇新高考大數據分析對志愿填報的啟示》專題講座。張寶玲表示,普通類本科提前批次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原因在于其中的軍警類院校、師范學校的定向生、醫學類院校的醫學定向生等等,都會在提前批次中錄取,且就業前景好。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目前全國有39所高校開展強基計劃招生。張寶玲介紹,近兩年強基計劃在江蘇的錄取數呈增加的趨勢。“尤其是清華、北大兩大名校,它們的強基計劃招生占整個招生比例的30%。另外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優勢且熱門的專業也加入了強基計劃招生中。江蘇是教育大省也是教育強省,強基計劃給到江蘇的計劃會更多。”此外,據張寶玲介紹,綜合評價招生的人數也在增加。綜評招生不以高考一次成績做定論,給了同學們更多選擇的空間。目前高二的學生和家長可以關注綜評。
志愿填報中,除了分數,地域也是考生和家長比較關注的。張寶玲表示,根據數據統計,除了江蘇本土的高校外,北京、上海、浙江、湖北、山東、吉林、安徽、陜西和江西,這些省份或地區在江蘇的招生計劃是比較多的。“希望我們的孩子和家長一起,為孩子做好生涯規劃。根據自己選擇的學校層次和專業所學,結合畢業后的就業去向,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無論是地域、行業還是具體某一家單位或者崗位,要讓自己的未來有一些彈性空間。”
與會家長與專家交流互動
志愿怎么填?
親子溝通+遵循主線是兩大法寶
本次活動還邀請到了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張毓秋,為大家重點分析了專本銜接和專科段培養。張毓秋說,“3+2”分段培養是三年專科、兩年本科;“5+0”同樣是先專后本項目,在高職院校就讀五年,沒有本科院校就讀。“3+2”和“5+0”都有兩個畢業證書,一個是專科畢業證書,一個是本科畢業證書。“4+0”只有本科畢業證書,沒有專科畢業證書。“考生在填報專科志愿時要注意幾點,一個是看看有沒有長期穩定的就業資源,一個是要看院校的升學比例是多少。在填報志愿時,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個性,要符合孩子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向。家長和孩子要做到充分的溝通,了解彼此的想法。”
昆山震川高級中學教務處副主任許洲屏結合近10年負責高中各類政策咨詢及高考志愿填報工作的經驗,為考生及家長提供一個清晰且完整的志愿填報全過程解析。許洲屏認為,雖然填志愿很復雜,但是有一條主線是可以遵循的:定志向-定專業-定學校-定志愿。“定志向”需要考生考慮“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兩個問題,還要綜合家長、班主任的建議以及家庭條件等各方綜合因素;“定專業”方面,在陽光信息平臺、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等官方平臺,對專業都有詳細的介紹,考生和家長需要仔細研究;“定學校”方面,要將學校定位與個人定位結合起來,同時要考慮畢業時升學、就業的情況;“定志愿”即要仔細、謹慎填寫志愿表,考生準考證和口令卡一定要保管好。
多少分能報考曉莊學院?
這個順口溜說明白了
南京曉莊學院今年的招生政策是什么呢?現場,南京曉莊學院招生與就業工作處副處長周紅霞帶來《南京曉莊學院2023年招生政策解讀》,著重圍繞學校優勢專業、鄉村教師計劃、錄取規則、志愿填報等方面進行分享。
南京曉莊學院2023招生政策解讀
“曉莊學院今年有44個專業招生,其中16個專業為師范專業。16個師范專業中,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漢語言文學、英語、應用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和地理科學7個專業文理兼招,首選歷史或者首選物理的考生均可報考。另外,歷史學(師范)是唯一一個文科下招生的。”在提前批次中,周紅霞特別提到了鄉村教師計劃。2023年,曉莊學院10個專業共有469個計劃投放在鄉村教師計劃中,每一個專業對應不同的縣區,周紅霞強調,戶籍所在地只要有鄉村教師計劃的,在提前批次農村城鎮戶口考生都可以填報,走不掉也不影響本科批次的錄取,多給自己一次投檔機會。
多少分能報考曉莊學院呢?根據往年的錄取情況,為了方便大家記憶,周紅霞編了一個順口溜供大家參考:“文科1萬理科5萬任性報,曉莊專業隨便挑;文科2.5萬理科8.5萬放心報,志愿第一希望高;文科3萬理科10萬雙填報,普通沖,中外保;文科5萬理科15萬本科線附近,提前鄉村、3+2合作都要報,好機會一個不漏掉。”
通訊員 張寧 劉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
見習記者 劉夢琦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