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教育版圖上,一所年輕的民辦學校正書寫著逆襲傳奇。2024年高考放榜日,濟南章丘雙語學校高中部首屆畢業生交出亮眼答卷,2025年的高考成績更取得了新突破。這個以362分(濟南市普高資格線)為起點的群...
在濟南教育版圖上,一所年輕的民辦學校正書寫著逆襲傳奇。2024年高考放榜日,濟南章丘雙語學校高中部首屆畢業生交出亮眼答卷,2025年的高考成績更取得了新突破。這個以362分(濟南市普高資格線)為起點的群體,用四年時間完成了從“中考后進生”到“高考突破者”的蛻變,其背后是一所學校對“低進高出、多元發展”教育理念的執著踐行。
精準育人
破解“低進”困局
在章丘雙語學校的校園里,每一分拼搏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晨曦微露時,已有瑯瑯書聲喚醒校園;夜幕低垂時,仍有孜孜不倦的身影在燈下深耕。走廊上、辦公室里,隨處可見師生熱烈討論、答疑解惑的溫馨場景。
一所首屆招生時錄取最低分僅達普高線的學校,如何讓“入口低”的學生實現“出口高”?該校以“一生一策”的精準教學為突破口,構建起全天候、立體化的育人體系。
在學校各科老師的備忘錄里,每個學生的學習檔案都被記錄在冊,每位新生入學報到的第一天都會建立動態成長檔案,分別是學生的健康檔案冊、一生一冊、導師制手冊、一生一目標卡,從學生的身體健康、學業、心理健康以及生活成長等方面監督管理。這種“一生一檔案”的精細化管理,讓每個學生的知識漏洞都被精準捕捉。同時,教師團隊將近十年高考真題分類匯編成校本教材,針對不同學情設計階梯化訓練,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起點上至少跨越一個檔次,超越自我。
2024年,以651分的成績考入上海科技大學的于文冠,談及母校,感恩難忘:“升入高中后,學業難度也是陡然升高,成績也開始了屬于它的跌宕起伏。面臨這種心理落差,各位老師不但對我進行調節和開導,還進行了針對性的培優和輔弱,詳細制定改進措施和具體目標。幫助我成績逐漸穩定,心態逐漸向好,最終升入心儀學校。
“教育不是拯救‘失敗者’,而是喚醒‘沉睡者’。”學校高中部校長王勁松坦言,學校推行的導師制實現“雙向選擇”,189名教師從學業規劃到心理疏導,用“全天候坐班制”踐行著“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承諾。
目標導向
動態引領學生發展
在學生管理層面,“一生四檔案”(健康體質檔案、成長檔案、導師制手冊、目標卡)與“學情八類分析法”形成動態閉環。在章丘雙語學校高中部的每個班級里,都有一面承載著學生夢想與成長的目標墻,上面貼著的“追夢目標卡”,清晰記錄著他們的奮進軌跡。“每一張目標卡,都承載著學生對未來的期許。”章丘雙語學校高中部德育主任宋輝介紹道。目標卡上,不僅有學生篤定的理想大學,每個學生的入學市排名與現階段排名以對比圖形式直觀呈現,紅色箭頭指向的不僅是數字跨越,更是信心重建的軌跡。
面對學生發展存在的差異,章丘雙語推出“八類分析法”,實現因材施教。每位學生都有一份專屬學情分析表,“學情分析表以每個學生的中考入校成績(等級)為基礎,根據全市排名位置劃分等級,以等級判斷孩子的入校水平、每個階段達到的等級水平,預測判斷學生還能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宋輝解釋道。班主任通過學情分析表,全面分析班級整體基本情況、等級變化等學情信息。
老師們會逐一找出等級進步、目標突破生的名單,總結進步學生可采取的經驗;同時重點關注等級退步的學生,對照6科成績單、6科等級,找出每一個退步學生的薄弱學科及等級退步情況,精準分析成因,并將關注名單根據科目的不同對接本班任課教師。各個任課老師根據學科成績單和班主任提供的重點關注學生名單,詳細分析每一個學生成績波動的原因,制定詳細的個性化改進措施,分學科、分層次、分類別、分模塊,為學科的培優補弱服務增值。學校的八類分析法,讓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也利于動態引領學生的成長發展。
課程創新
搭建多元成長的立體跑道
當王銘鈺通過播音與主持考入985高校時,他特別感謝母校和老師。
“當我在開學典禮、詩歌朗誦會、元旦晚會等活動中當上了主持人,聲音從音響傳出,點亮夢想的燈塔”王銘鈺說,“感謝我的班主任郭素芹老師,讓我了解到了播音藝考這條道路,并最終取得綜合分全省第七的好成績,圓夢華東師范大學。”
在章丘雙語學校,“學術+素養”的雙線培養模式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單一維度,十幾門自選課程和多個社團與國家課程形成互補,構建起“標準性+選擇性+發展性”的三維課程體系。
國家課程層面,學校以“精準對接考綱”為原則,開發《高考題型分類匯編》等校本教材,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訓練模塊。語文組將文學經典改編為校園劇,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人物命運;地理組帶領學生實地勘測危山地貌,用“行走的課堂”破解“死記硬背”難題。類似的教學創新,使學生對核心考點的掌握度不斷提升。
在選修課程和社團課程方面,學校展現出鮮明的“未來導向”:科技類課程等對接時代發展前沿,國學類課程深耕文化根脈,各種體育類專業校隊培育競技精神……”教育的溫度,藏在課程的寬度里。”宋輝介紹,“在我們學校,所有的社團從課程設計、申報到納新,再到授課、管理,全由學生們自主操辦,在這里,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現自己的光彩。”
為了實現“多元發展”的育人目標,學校同步開設英國、澳大利亞SACE國際課程,構建“國內升學+國際留學”雙軌通道,讓有志赴海外留學的學生接受原汁原味的教育,滿足更多家長讓孩子在中學階段成為“不出國門的留學生”的需求。
強師筑夢
硬核團隊托起優質教育
在章丘雙語學校高中部教師名單中,既有學識淵博、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老教師,也有年富力強、精力充沛、業務精熟的中年教師,他們是教學骨干,是課改的中堅力量。還有年輕靚麗、激情四射、積極進取的青年教師,他們開拓創新、敢想敢為,是學校的未來。
學校有正高級教師5人、中學高級教師33人,半數以上具備高三教學經驗,這樣的師資配置在民辦學校中實屬罕見。“老中青”黃金配比的教師團隊,成為學校質量提升的核心引擎。學校構建起“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教師發展機制。積極引進全國知名教育專家設立工作室,打造常態化名師指導平臺;定期邀請濟南市教育教學研究院教研員駐校指導,通過示范課展示、專題研討、課堂診斷等形式,將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學實踐。同時建立系統的教師外培制度,每學期組織骨干教師赴教育發達地區跟崗學習,參與高端學術論壇,持續更新教育認知體系。
這種“專家引領、骨干支撐、新秀迸發”的師資生態,使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實現階梯式提升,真正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專業領航者。也催生了顯著的教學成果,2024屆首批高考學子以良好的成績實現了“低進高出”的目標。
如今,章丘雙語學校的教室里,新一批學生正在“目標墻”前標注自己的成長坐標。從中考362分到高考特招線的跨越,從“學業困境”到“多元出彩”的蛻變,這所學校用四年時間證明:教育不是冰冷的篩選機制,而是溫暖的生命敘事,當每個孩子都能在定制化成長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賽道,教育便真正回歸了育人的本質。正如校長王勁松所言,“在這里,分數只是成長的注腳,而你們眼中的光芒,才是教育最動人的模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