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齊魯醫藥學院舉辦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暨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揭牌儀式,醫學教育領域的權威專家、學校領導與師生代表齊聚一堂,探討醫學教育的前沿話題,共同見證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3月28日,齊魯醫藥學院舉辦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暨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揭牌儀式,醫學教育領域的權威專家、學校領導與師生代表齊聚一堂,探討醫學教育的前沿話題,共同見證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學校邀請中國醫科大學原副校長、終身教授孫寶志,哈爾濱醫科大學原副校長、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副主任委員曹德品教授參加了本次論壇。齊魯醫藥學院黨委書記呂傳毅,黨委常務副書記、董事長魏振東,黨委委員、副校長耿磊、楊路,學校顧問、濱州醫學院原副校長張培功出席活動,黨委副書記、校長韓冰主持。
呂傳毅在致辭中指出,醫學是一門關乎生命與健康的科學,也是一門飽含人文關懷的藝術。醫學的本質不僅在于治療疾病,更在于關愛患者,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尊嚴和價值。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單純依靠技術并不能完全解決醫學面臨的問題。加強醫學人文教育,培養具有深厚人文素養和高尚職業道德的醫學人才,已成為當今醫學教育的重要課題。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學校“文化育人”教育理念的又一實踐,將進一步讓學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更多既有精湛醫術又有高尚醫德的“好醫生”。這不僅是對醫學本質的深情回歸,更是對醫學未來發展的重要引領。
楊路副校長宣讀了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文件。
在與會專家、領導和師生的見證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這標志著齊魯醫藥學院在醫學人文教育領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在熱烈的氛圍中,曹德品教授以《醫學人文教育研究及路徑的思考》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深入剖析了醫學人文教育的核心價值,并提出了具有實踐意義的教育路徑。他強調,醫學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使未來的醫生以更加“有溫度”的方式服務于患者。
孫寶志教授帶來的《全球醫學教育第四代考核評價新理念及啟示》主題報告,則結合國際醫學教育的最新趨勢,詳細闡述了第四代考核評價體系的核心理念及其對我國醫學教育的啟示。報告指出,新的評價體系更加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為醫學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思路。
本次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為齊魯醫藥學院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整合資源,深化醫學人文教育改革,努力培養出更多具有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醫學人才,為推動醫學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出“魯醫力量”。
(來源:齊魯醫藥學院)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