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文龍,今年14.8歲,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放射醫學專業2024級新生……”8月25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喜迎5120名本科新生,自稱“14.8歲”的“小孩哥”劉文龍是學校今年錄取的年齡最小的“萌新”。據了...
“我叫劉文龍,今年14.8歲,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放射醫學專業2024級新生……”8月25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喜迎5120名本科新生,自稱“14.8歲”的“小孩哥”劉文龍是學校今年錄取的年齡最小的“萌新”。據了解,報到當日,距離劉文龍15周歲的生日還有一個多月時間。
山一大最小萌新,不到15歲
8月25日,首所駐濟高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率先開始迎新,當日共有5120名本科新生報到,其中2791人就讀于濟南校區,2329人就讀于泰安校區。這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濟南校區新生報到人數首次超過泰安校區。大數據顯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2024級新生全部是“00后”。不過,同樣是“00后”,年齡跨度可不小,其中,年齡最大的新生出生于2000年,今年24歲;最小的“萌新”出生于2009年10月,尚未滿15周歲。這位未滿15周歲的最小“萌新”,便是“小孩哥”劉文龍。
劉文龍畢業于榮成二中,今年高考考了573分,被錄取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放射醫學專業。因為到10月2日才滿15周歲,“小孩哥”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便自稱“14.8歲”。記者了解到,“上學早”+“跳級”,是他不到15周歲便成為“小大學生”的主要原因。
劉文龍告訴記者,他是四歲那年上的小學,小學期間跳過一次級,“從三年級跳到了五年級”。無論是四歲上小學,還是從三年級跳到五年級,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根據記者以往的采訪經驗,這種案例發生在教師家庭的幾率較大。不過,劉文龍說,他家里沒有人當老師,家人學歷層次也不高,沒法給他什么指導,也沒有補過課,“都是在學校跟老師學。”劉文龍告訴記者,他從三年級跳到五年級的時候,一開始是聽不懂課的,不過,后面就慢慢好起來。
因為上學早,再加上跳級,劉文龍小學期間成績并不突出,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沒拿過獎狀”。
盡管劉文龍在同學中間年齡較小,但是,由于“跳級”發生在一次轉學的節點,小學期間,他并未因為年齡成為焦點,“那時候老師和同學都沒有注意。”
喜歡物化生,曾被英語“卡”住
劉文龍的年齡小,是到了初中階段在一次家訪時被老師發現的。
“老師發現之后,回到學校就說了,同學們就都知道了。”劉文龍說,同學們知道他的年齡之后,有時候會調侃他“幼稚”,“可能我玩的玩具比較低齡化,比如那種解壓捏捏球之類的。”
初中階段,劉文龍的成績基本能保持在班級20名左右。那個階段,他的興趣逐漸凸顯。“我特別喜歡副科,尤其是生物,生物成績有時候接近滿分。”
但是后來,他被英語“卡”了一把。“我的語文和外語成績一般,尤其是英語,有時候理解不了。”他說,因為英語問題,老師們一度擔心他上不了高中。“初三班主任給我說過,只要我英語能及格,就能有高中上。”為了能有高中上,有一段時間,劉文龍每天都在瘋狂地學英語。教他初四英語的老師建議他上了高中之后改學日語。
經過積極備考,劉文龍順利通過中考,考進了榮成二中,并在進入高中之后改學日語。改學日語之后,劉文龍好像突然開了竅,外語不再是他的絆腳石。“那時候我的日語一般能考到120多分。”記者了解到,在今年高考中,劉文龍的日語考出了126分的成績,語文也考到了114分。
主科成績上去了,但讓劉文龍引以為傲的“副科”——物化生在高考中卻沒有達到他的目標,“沒有一科超過80分”。
“一般情況下,我的物化生成績都還不錯,是超過語數外的。但在高考成績中,卻是語數外超出了日常模擬考,物化生成績不如平時。”他反思說,可能跟高考前把大量時間和精力用在主科上有關。“那個階段覺得自己物化生基本沒什么問題,就把主要精力用在了三門主科上,沒想到最后‘獻祭’了物化生。”
學醫興趣初中階段萌芽
高考成績公布后,劉文龍把自己的志愿定位在醫學類專業上。至于為什么想學醫,背后還有個有趣的故事。
劉文龍告訴記者,初中階段有一次他出現嚴重過敏癥狀,被送往醫院。“醫生問我癥狀的時候,我清晰地告訴他我在過敏之前吃了啥、喝了啥,發生呼吸困難的時候在干什么等等,總之描述的非常清楚。”一個小孩能把發病過程描述得如此清晰,引起了值班醫生的興趣。“那個醫生說,你一個小孩能把發病過程描述得這么清楚,是不是對學醫有點興趣?”劉文龍點了點頭。他說,后來那位醫生又給他科普了很多學醫方面的知識,比如醫學類包括哪些專業,哪些學校比較好等等,“我大概那時候對學醫有了初步認識。”
后來在學習過程中,劉文龍對生物科目格外感興趣,成績也不錯。到了高中階段選科,他又選擇了物化生,似乎一切都在朝著學醫的方向靠近。
至于為什么選擇放射醫學專業,劉文龍說,他其實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把符合自己分數條件的醫學專業都報上了,最后被錄到放射醫學,也算是個緣分。而關于學校的選擇,“小孩哥”脫口而出一句話——“就是覺得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這個名字比較牛。”
到了學校之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果然沒讓他失望。“學校特別大,樓特別高,校園也很干凈,宿舍條件特別好,符合我對大學的想象。”
已做好吃苦準備
都說學醫特別累,劉文龍說自己已有耳聞,但沒敢多想,擔心被嚇住。不過,他說,自己已經做好準備。
“已經從網上了解到學醫要背很多書,我已經想好了,開學之后每天都去教室背書,背完去吃飯,睡完覺再背……”說到這里,“小孩哥”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他后來想了想,背書只是學習的一部分,他希望自己的大學生活能夠過得豐富多彩一點兒。
“我想像電視劇里那樣,早晨起來和幾個小伙伴一起溜達去吃飯;晚上不用學習的時候,一起去操場或公園散步聊天;放假了和同學一起去逛逛街。”除此之外,劉文龍還非常喜歡看書,尤其是小說。
畢竟還是個不到15歲的孩子,劉文龍身上還保留著符合他年齡段的習慣,比如喜歡解壓玩具和公仔;手機殼用的是明黃色,手機屏保是一只可愛的小鴨子,手機殼上還有只鴨子尾巴與屏保上的小鴨子相呼應,十分可愛。他還透露,這次報到,他有一些玩具沒能帶來,期待中秋節放假回家時一并帶到學校。
問起未來的打算,劉文龍說,聽說醫學生想進好一點兒的醫院是需要高學歷的,所以,他也做好了考研的準備。他希望自己將來能當個好醫生,賺錢以后買套房子,“能養活自己,也能養媽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玉芹)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