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考生劉傲寒的父親劉建波和兒子同時領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兒子考上北航的未來空天領軍計劃,47歲的父親考上了廣西師范大學。
“作為父親就要以身作則,雖然我沒上過大學,但我不會把夢想強加在他的身上,我自己能做到的,我才能要求兒子做到。”8月2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集中迎新,青海考生劉傲寒的父親劉建波說道,這個夏天,父子倆同時領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兒子考上北航的未來空天領軍計劃,47歲的父親考上了廣西師范大學。
在宿舍安頓好后,父子倆接受采訪時回憶了一起“寒窗苦讀”的日子,雖然周末都在上網課,常常學到深夜,但卻是一段偶爾打打鬧鬧、互相敦促學習的快樂時光。父親劉建波介紹,考慮到要供劉傲寒上大學,他暫時放棄了辭職讀書的想法,希望退休后可以繼續圓大學夢。
父親和兒子一起整理宿舍。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為給兒子樹立榜樣,父親陪學三年
在過去的高中三年,劉傲寒和劉建波既是父子,也是“戰友”,他們并肩備考,也同時走進高考考場。“高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就是個普通的考生,周圍都是和他一樣的孩子。”劉建波回憶,初中時,劉傲寒的成績并不理想,初二時能否上高中都是一個未知數。為了幫助兒子培養學習習慣,父親決定和兒子一起學習。劉建波的中考成績曾在黃南州排名第一,但由于當時家庭經濟條件所限,未能就讀高中,他的初心很簡單,“想把好學的觀念傳遞給兒子,就陪著他一起學。”
父子倆坦言,三年求學的生活非常辛苦,劉傲寒每天早起上學,很晚才回家;劉建波則利用上下班公交車上、午休時間背單詞、學習。周末父子倆一起上網課,從早晨到晚上11點,兩人要上完五門課程。“因為歲數大了,很多數理知識理解不了,我就靠死記硬背,有時候他早就睡了,我得學到凌晨三點。”劉建波說道。
父子倆展示孩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家里有一張寬近兩米的大書桌,父子倆各左一邊,兩臺電腦,共同學習,“尤其是上語文網課的時候,我們會交流,有時候他不服我,我也不服他。我們會爭論,不僅不壓抑,反而很快樂。”劉建波笑道。
為供兒子上學,父親暫時擱置大學夢
相較于父親的侃侃而談,劉傲寒顯得有些靦腆,他覺得父親考得不錯,自己特別替他驕傲。但他也笑稱,自己的成功和父親的陪讀“有點關系,但關系不大”,兩人一文一理,有時候他還得給父親輔導功課。“我更偏向于理解知識的本質,可以幫助更好的記憶。”不過他也感謝父親的陪伴與支持,為自己提供了榜樣的力量和學習的動力。
父子倆收拾行李。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我努力學習,以身作則,也許有點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最終還是靠孩子自己。”在劉建波看來,陪伴不是要求孩子一個人努力,而是和孩子共同成長。“沒有上大學對我來說是一輩子的遺憾,但我也沒有把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兒子,而且我們作為四五十歲的家長,現在也不是躺平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堅持學習。生也有涯,學也無涯。朝聞道,夕死可矣。”
提到未來的規劃,劉傲寒希望繼續通過八年的學習,實現自己的航天夢想。而父親卻做出了放棄上大學的決定,他告訴記者,脫產學習就意味著自己將失去工作。“陪著他一塊學習一塊考試,也有一個好的結果,相當于這個夢想已經實現一大半,現在主要目的還是要把兒子培養好。”對于放棄讀書一事,劉建波言語誠懇。作為父親,他不希望給家庭造成太多經濟壓力,“我其實還有機會,55歲我就可以退休了,退休后還可以再試一次,就看那時候能不能考上大學了。”劉建波笑道。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