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上海智庫論壇·‘新發展格局下優化上海高校學科專業布局’”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指導,復旦發展研究院主辦。來自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
8月8日下午,“上海智庫論壇·‘新發展格局下優化上海高校學科專業布局’”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指導,復旦發展研究院主辦。來自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教育決策咨詢委員會、上海市教委高教處、上海市教委科研處、上海市教科院、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部門和高校的專家學者齊聚復旦發展研究院,立足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重大戰略、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著眼優化上海高校學科專業布局建言獻策。
此次論壇聚焦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下優化高校學科專業布局,推進上海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先行先試,實現教育、科技、人才戰略在上海高質量落地。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上海高校學科專業布局供給側改革,推動高校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進行了深入研討。
市教育決策咨詢委員會原秘書長佘國平、市教科院原副院長張玨、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澎湃應邀做主旨發言。
佘國平秘書長以“優化上海高校學科專業布局的幾點思考”為題進行發言。他強調高校學科專業布局優化需要用系統思維來指導,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機制,保持學科專業生態系統的相對平衡,才能既有利于特定形勢任務的落實,又有利于高等學校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他指出要緊緊圍繞新發展格局戰略要求,立足上海實際,思考優化上海高校學科專業布局的同時,注重研究不同類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供相應的制度、政策、資金支持和保障,努力提高各類人才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
張玨研究員以“戰略新興產業人才培養現狀與特點”為主題,按照人才培養的供需關系,形成國家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匹配的學科專業映射表,以此為基礎分析了上海和全國主要城市和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學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情況。他強調高校培養戰新人才不能簡單地強調和依賴現行供需關系,必須分析研判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戰新產業分布與發展對中高端人才、復合型人才的新需求,整體提升各區域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重心,擴大高層次人才培養規模,提升博士、碩士STEM專業人才培養比例。
澎湃副教授聚焦“工程碩博士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完善建議”,基于對工程碩博士教育發展歷史的梳理,分析了當下工程碩博士人才培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例如工程博士很難畢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畢業論文要求沿用的是學術學位博士的要求,導致產生非常強的工學矛盾。同時碩士研究生學習發展調查也發現,盡管工程碩士培養特色已初步顯現,但特色還不夠鮮明,與學術學位人才培養方式趨同的問題仍然存在,建議通過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的“帶土移植”培養,破解工程碩博士人才培養難題。
在專題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們圍繞如何優化上海高校學科專業布局,更好服務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邁進,從不同的角度發表真知灼見。
研討會最后,復旦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虹代表會議舉辦方進行總結。她表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上海高校亟需響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需要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提升與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契合度,為上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提供支撐。此次研討會,專家們圍繞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的基本原理、邏輯思路、框架舉措等進行了深入研討,視野開闊,既反映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核心思想,也綜合考慮了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外部因素,為上海高校學科專業優化布局貢獻了智慧和力量。(陳孫延、劉虹)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