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督促,有時候我會擔心自己停滯不前,所以就會每節課在設計課堂教學流程的時候多花一點心思設計板書。
“黑板上的這兩個小動物你們認識嗎?”在浙江金華永康大司巷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們正在上語文課《狐假虎威》。黑板上,狐貍和老虎的簡筆畫栩栩如生,一下就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
“你們了解到的狐貍和老虎是怎樣的?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關于狐貍和老虎的文章。”這位語文老師一步步地引導著學生們走進這個寓言故事。隨著課堂的展開,老師邊講解邊在板書上勾勾畫畫,不時地補充一些提示詞和要重點學習的字詞。整篇課文學習結束時,一幅精美的板書也呈現在同學們面前,讓人不忍心擦掉。
這位愛畫板書的語文老師名叫呂曉君。四年前,她開始有意識地系統設計板書,到如今已留存200余幅。每次上完課,她都會把板書拍照留存并在期末整理后制成紀念相冊,她給這些相冊命名為“守住一方黑板”。精美的板書不僅吸引了小朋友們的目光,也蘊含著老師的教學熱情和教學智慧。
呂曉君的板書。受訪者供圖
“我覺得這其實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初衷是為了提高我的語文課課堂教學質量,吸引小朋友們喜歡語文課。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督促,有時候我會擔心自己停滯不前,所以就會每節課在設計課堂教學流程的時候多花一點心思設計板書。在語文教學方面,可以鉆研的方面還有很多。”呂曉君說道。
用精美的板書吸引孩子們喜歡語文
2024年是呂曉君成為語文老師的第18個年頭。對教師而言,“板書”是重要的教學工具,也是每個老師的基本功。
盡管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高科技被引入校園,PPT在課堂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多,但是呂曉君仍然十分重視“板書”在課堂教學中發揮的作用。“因為一些重點教學內容和教學思路,其實更適合通過板書來呈現。尤其對于小學來說,盡管我們也會結合PPT進行教學,但板書還是每堂課都需要的。”呂曉君說道。
呂曉君的板書。受訪者供圖
呂曉君本來就有美術方面的愛好。隨著教學年頭的增加,她開始思考,如何能讓自己的板書變得更有教學價值,也更加吸引人。“最開始是我自己比較喜歡,更重要的是我覺得精美的板書可以提高我的語文課效率和教學質量,吸引小朋友們的興趣。同時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督促,像我這樣有十幾年教齡的老師,一個內容反反復復教了很多遍,有時候我會擔心自己停滯不前,所以就會每節課在設計課堂教學流程的時候多花一點心思設計板書。”
為此,呂曉君會特意在網上找視頻自學,精進自己的粉筆畫水平。“比如說今年是龍年,我想畫一條龍,但是畫不出來。我就會去一些網絡社交平臺上,搜龍的粉筆畫畫法自學。平時也會通過網絡和一些教材來學習。”
“這種板書小朋友是比較喜歡的。尤其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他們是很純真的,經常會說‘呂老師你是學美術的嗎?’他們會直白又真誠地夸我畫的好看,這種時刻是很幸福的。”呂曉君說道。
PPT和板書結合使用,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隨著各種數字化產品走進校園,傳統的黑板越來越多地被白板、智能屏替代,板書也更多地變成了PPT。在課堂變得更加智能之余,有些東西卻仍然需要板書來承載。
一方面,對于正處于想象力開發階段的小學生而言,視覺方面的表達必不可少。“因為我的學生是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朋友,板書其實是吸引他們興趣的一個點。”
另一方面,與PPT相比,板書在課堂內容的呈現上更有重點。“板書是我對這堂課、這篇課文內容的梳理,也是一些教學重點的呈現。一節課的最后,留在黑板上的內容一定是這一堂課中最重要的。我的初衷也是希望能讓我自己和同學們都更認真地解讀文本。”呂曉君說道。
呂曉君認為,在課堂中,需要PPT和板書結合使用,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當講到某個重點語段時,我會用PPT來呈現,和同學們一起品讀。學完之后,我要引導學生去總結學習方法,呈現課堂重點,比如生字詞等。這時用PPT就不太方便回顧前面的內容,我就會用板書呈現。”
多次實踐之后,呂曉君發現,通過板書呈現課堂重點內容,再引導同學們根據板書的梳理背誦課文,他們會更輕松;而且,回顧課堂學習的內容,板書對學生而言更一目了然。
此外,呂曉君也會把自己的板書拿出來和其他老師分享交流。“對于其他語文老師,如果一篇課文他已經教過了,他可能看我的板書,就能知道我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對我自己而言,在教研、教師交流、課堂反思時,板書也是一個依據。”
呂曉君的板書。受訪者供圖
談到設計板書的心得,呂曉君表示,板書最重要的還是精練簡潔,能夠概括課文的重點,體現學習要點。“讓學生一目了然是最關鍵的。我也有一些整體看上去比較復雜的板書,其實是因為有的課文可能會有兩三個課時,學習要點加在一起比較多。像我這種簡筆畫的插入只是錦上添花,關鍵還是要建立在教學重點的呈現上。”
“我們學校有很多優秀的老師,我其實很普通。”呂曉君說道,“可能因為插圖的加入,板書呈現出來漂亮一點,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對于語文教學而言,可以研究的點有很多。板書我會繼續做下去,像寫作、課外閱讀等,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也都在不斷地鉆研。”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